五月初八,科舉考試開始。
總共考四場,兩天考完。
每一個考生進考場都要經過三道檢查,每一個考生都能進場。
上午第一場考試之後,全部試卷收上來,學生們能出門去休息,下午再進考場。
這樣的考試和以往的規矩,完全不同,他們也隻能聽安排。
第一場考試之後,所有的試卷送到閱卷室。
閱卷室是舊皇宮,閱卷先生不僅有出題人,還有各部的翹楚。
女皇親自坐鎮,六十八位閱卷人,又有二百位守候者。
梁田身穿龍袍,坐在龍椅上,對閱卷人說:“我們要公平公正公開,不許有任何的私情。
這是第一批考生,也是民國第一批官員,我們選的不是自己的人,而是民國的建設者。
百姓是否能過好日子,全靠官府帶,官府不給力,百姓隻能一如既往餓肚子。
你們一定要將民生放在第一位,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臣等遵旨。”
因為考試形式不同以往,學生們能夠好好休息,也能夠吃好喝好。
但也有些是補過頭的,導致一些學子在考場裏拉肚子。
強者自然不會因為小事而影響,就怕弱者影響強者。
第四場考試結束,考生們魚貫而出。
等在考場外的親人們紛紛上前詢問,“考得怎麼樣?”
“有沒有把握?”
“這場考試如何?”
“累壞了吧,我們回去好好休息。”
考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經世所用,所以考題對於一般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
“這些題目太難了,根本就不想讓我考上。”
“從來沒見過這種題目,怎麼可能考得上。”
“爹,娘,孩兒不孝,是孩兒對不起你們。”
禁衛軍護送考卷進入皇宮。
另一頭,考官將今年的考題張貼出來。
報社的立刻跟進,刊印本次考題售賣。
報童背著大袋子跑出報社,“賣報,賣報,科舉考試試題出來了。”
“賣報,賣報,想要知道分數,就來賣報紙啦。”
“兩文錢一張,最新考場試題。賣報,賣報。”
做了一遍試題的人,又將試題買回去重新做一遍。
尤其是大家族的子弟,他們不僅考生買,就是家族長輩和未來要參加考試的人都會買。
守舊派的聚在一起。
“你們看了今年的考題了嗎?”
“每一道題都很有針對性,如果隻是讀死書的人,絕對拿不到好名次。”
“比如水利的,這裏黃河是如何形成的,這道題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很難回答。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能答出讓女皇滿意的答案。”
“是啊,相信很多人會填寫說是盤古開天地時形成的黃河。”
“如何治理黃河這道題上,相信有不少人能回答。”
黃河是亙古難題,治理黃河先輩無數,但誰也不能治根。
六十四位閱卷官員被關在一起,利用三天時間批閱試卷,通過初閱、複閱、三閱的模式,各科定出一百名學子。
出現了兩個全能型人才,一個是徐階,另一個是王安。
徐階出身寒門,卻對吏治(刑法)、教育和水利很有想法,提出的建議都是可以實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