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如何製作捕獸器(1 / 2)

我父親曾說:“哈薩克民族的捕獸器是我們自己的能工巧匠們設計及製作出來的。我們這個家族有過像阿吾列提、別格木別特、阿塔勒克、烏讚拜、阿合曼這樣的祖宗四代能工巧匠。那個時候在阿勒泰一帶捕獸器很普及,我的有些朋友還給蒙古人製作過捕獸器呢。我從來都沒聽說過哈薩克族獵人使用的捕獸器是從別的民族那兒買來的或者學來的之類的話。”

“那麼,如何製作捕獸器呢?”我問父親。

他說:“能工巧匠可以照著模型製作出各種各樣的捕獸器。製作捕獸器所需要的工具有爐子、錘子、夾鉗、削製器、銼刀、刮刀等。材料則用生鐵和煤炭,那些製作工具根據需要分大小。鐵分為生鐵和鋼鐵。用鐵錘捶打生鐵越打越有彈性,要是稍稍燒過了頭,再用鐵錘鍛打會斷裂的。獵人一般用鋼絲製作捕獸器的彈簧。以前沒有煤炭,所以哈薩克族工匠都用木炭。木炭有紅鬆、青楊和灌木的。首先把木炭點燃起來,等木炭燒好之後,再把火種撥到一邊,在上麵灑上水後,使之形成煤一樣的小塊狀。其中,最好的木炭就是鬆木木炭。所以,鍛打鋼鐵一般都用鬆木木炭。其方法是首先把生鐵放進爐子裏燒紅,再用夾鉗做出棱角。最後,分別放到提前準備好的模子上鍛打好,之後組裝起來就行了。捕獸器由下麵幾個部件組成。

一、圓環:圓環是構成捕獸器的主要框架部件。準備好圓環後,要在上邊鑽三個連接其他部件的眼孔。在正對麵的兩個眼孔上固定捕獸器最重要的部件,剩下的一個眼孔留著安裝捕獸器的扳扣。

二、鉗扣:鉗扣是能從兩邊環繞圓環把圓環卡住,正中間帶有一個眼孔,兩頭帶有兩個眼孔的部件,它像合頁一樣將圓環和折刀兩側連接起來。製作前,首先要把鉗扣做好,並從正中間鑽一個眼,再在兩邊鑽兩個眼孔,然後用鉚釘接好,再用釘子把中間的眼孔和圓環上的眼孔對準釘好砸平即可。

三、銷子:銷子是一根將扳機兩側與鉗扣鎖住的橫向圓柱形鋼釘。

四、扳機:扳機是一種與捕獸器的圓環相等的半圓形部件。

扳機的兩端鑽有兩個穿到銷子上的眼孔,兩個側柱的兩頭兒交叉地摞在一起,相互咬合。中間部位不交叉,它的扳機不像刀子那樣鋒利,而像老虎鉗子一樣,使兩個側柱的內側相互挨著。

五、彈簧:彈簧是控製捕獸器扳機、使之緊緊夾住獵物的重要部件。

捕獸器的扳機彈起來的速度和彈簧的彈力有關。工匠在安置彈簧時會下很多功夫,會在對彈簧進行淬火之前,照模型把彈簧製做好。然後,把全部部件組裝起來,撐握好彈力後才進行淬火。彈簧兩頭的眼孔大小一致,套到鉗扣時要稍微鬆一些。彈簧靠圓環麵的眼孔比較小一些,要套緊鉗扣。下麵的眼孔要比較寬一些,夾緊兩個側柱中部即可。如果想製作一個結實的捕獸器就要用雙彈簧,專為獵獲瘦弱的野獸飛禽而製作的捕獸器用一個彈簧即可。雖然製作彈簧比較容易,但是把握火候比較難。所以,製作彈簧時要特別細心。

生鐵放到爐子內熔化時,剛開始呈紅褐色,然後漸漸變成棗紅色,等到燒到極限時便呈大紅色,之後,漸漸地熔化。等鐵色變成紅褐色的時候,從爐子裏把鐵塊取出來,然後再鍛造。在淬火過程中一定要抓緊時間,如果生鐵放涼了就會變成一塊廢鐵。工匠們一般不會讓人們看到製作彈簧的過程。一方麵是忌諱,而另一方麵是不想讓別人學到自己的手藝。製作彈簧的時候,首先要準備好水桶和大盆。然後,把生鐵放在爐子裏熔燒,等顏色呈棗紅色時,再把生鐵從爐子裏取出來,迅速放進準備好的水裏。放進水裏的鐵色呈白色,取出來之後,再慢慢往上麵澆水。一般情況之下,工匠們用枯樹枝分辨鐵的熔度。當我們把幹樹枝放在鐵上麵時,幹樹枝會冒火花。這時候,把準備好的氈子泡在水裏麵,用火鉗子把鐵取出來。然後,把鐵放在氈子上麵搓,就這樣重複搓幾次。每次用腳踩一下觀察鐵的彈性,如果把握不好火候,鐵就會斷裂。用腳踩製做好的彈簧會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