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要讓工作適應你,要讓你自己適應工作(1 / 2)

每個人為了生活都要工作,有些人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大展鴻圖,但也有一些人因環境的束縛而無法施展拳腳,為此有的人認命,有的人隻會抱怨卻不去尋求解決之道,有的人則是視之為雞肋——留之無用、棄之可惜。有的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實力與心意,換了一個又一個環境,卻始終不能如願。隻有少數人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從而讓工作順心順意。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門徒,給他的徒弟一塊石頭,叫他去菜市場,並且試著賣掉它。這塊石頭很大,很美麗。但是師父說:“不要賣掉它,隻是試著賣賣它。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回來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錢。”這個人去了。在菜市場,許多人看著石頭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擺件,我們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稱菜用的秤砣。於是他們出了價,但隻不過幾個硬幣。那個人回來後,告訴師父說:“它最多隻能賣幾個硬幣。”

師父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但是不要賣掉它,光問問價。”從黃金市場回來,這個門徒很高興,說:“這些人太棒了!他們樂意出到1000塊錢。”

師父說:“現在你去珠寶商那兒,但不要賣掉它。”門徒去了珠寶商那兒。他簡直不敢相信,他們竟然樂意出5萬塊錢!他不願意賣,他們繼續抬高價格——他們出到了10萬。但是這個人說:“我不打算賣掉它。”他們說:“我們出20萬、30萬,或者你要多少就給多少,隻要你賣!”這個人說:“我不能賣,我隻是問問價。”他不能相信,“這些人瘋了!”他自己覺得蔬菜市場的價已經足夠了。

他回來後,師父拿起石頭說:“我不打算賣掉它,不過現在你明白了,這個要看你是不是有試金石、理解力。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場,那麼你隻有對那個市場的理解力,你就永遠不會認識更高的價值。”

有句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未免太過自大,倘若碰不到識貨的人,倘若碰不到合適的環境,那麼即使是再大的金子,再多的價值,估計也隻有永遠被埋沒於泥土中的命運,又何談發光發熱,又何談被人賞識。人也是一樣,沒有發揮才能的環境,再有才華也隻能永遠埋沒於人群之中。正如故事中的石頭,那應該是塊價值連城的寶石,但當它被放在不能體現它價值的環境中時,也隻能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甚至還不會被人看上眼;但當被放在它本應在的環境中時,它本身所蘊藏的價值便得到了體現,從而被人所珍視,身價何止倍增。所以如果你有真才實學,你就應該找到體現你價值的環境。

在市場上賣菜是營銷,做出口貿易也是營銷,但兩者的價值卻天差地別。工作平台的高低對於能力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層次的空間、重要的工作是顯示才能的重要外部條件,所以隻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環境,才能發揮你的最大潛力。

工作就要有工作的樣子。工作的環境是一個特定的環境,不同於生活和學習環境,很多學生在剛畢業時,因為不習慣工作的環境,總是將學校裏的一套拿出來作對比。其實人生有無數個起點和終點,當到達一個終點,重新開始另一個起點時,不管你經曆過多少輝煌,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一切都將回到原點,新的命運需要新的觀點,需要我們重新尋找命運的宿主。既然工作了,就不該讓工作適應你以前的模式,你應該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學會適應自己所工作的環境。

巧克力之父弗斯·貝裏一生幾乎沒進學校讀過書,可是憑著聰明的頭腦,他經營的喬治王巧克力公司,資產達98億美元,在同行業名列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