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管理課程是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目前可供選擇的教材也非常多。本書針對高職高專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編者多年的中高層管理崗位、企業管理谘詢和高職教學經驗,博采眾長,不僅吸收了同類優秀教材,尤其是前一輪規劃教材的精華,同時又保持彈性,在保持教材體係完整的基礎上,又豐富和完善了企業管理近幾年形成的成熟理論和技能要求。
本書強化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創新精神;課程貫徹以服務企業為宗旨、以提高職業素養和技能為指導方針,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把重點放在概念、結論和方法的實際應用和技能訓練上。課程在內容編排上緊密結合當前企業管理實踐中遇到的關鍵問題,重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本課程在具體實施時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教、學、做相結合,主張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並采取案例研討、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體現理論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力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企業經濟管理素質和技能。
本書以企業管理的工作過程為依據,用項目、任務的形式重構了企業管理學的內容體係,堅持“教學內容項目化、項目內容任務化、任務內容過程化、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改革方向。每章由一個企業或一個主人公的企業管理實踐活動將相關內容串聯起來,避免了以往情景設計紊亂、案例雜碎的現象;每節設計“工作情景”和“實訓內容與要求”項目,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知識鏈接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態度來解決問題;每節後還提供配套的“課內檢查與思考”題目,以檢驗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節的“課外實訓任務”內容,從課堂外設計一套與課內平行的任務訓練,以期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提高綜合素質。此外,教材還提供了複習思考題,這些複習思考題,既突出了主要知識點,又增加了實訓操作題,注重了操作技能的培養。
本書由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蔡瑞林(任務1、2、3)擔任主編,由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郝福錦(任務9),常州建東職業技術學院的劉虎(任務5)、王曉雲(任務7)擔任副主編。參加本書編寫的還有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姬忠莉(任務6)、王利改(任務8),常州建東職業技術學院的毛豔羚(任務10),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汪京晶(任務4)。本書由蔡瑞林、郝福錦進行課程的整體設計,由劉虎、王曉雲提供配套的教案、課件、試卷,最後由蔡瑞林對全書進行統一加工整理,總纂定稿。
本書在編撰中參閱了國內外學者廣泛的文獻資料,汲取了大量的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及新思想,並采用了部分資料,在此謹向各位專家學者致以誠摯的感謝。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和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賜教。
第一章。
深刻理解職業化人生起步,了解管理的內涵,掌握管理角色、技能、層次等管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效溝通及會議管理的基本知識。
掌握職業化人生起步的技能,掌握處理員工關係的技能,掌握如何培養良好工作習慣的技能,能夠準確定位管理者的角色,掌握溝通的技能,掌握會議管理的基本技能。
培養管理者樹立一定的職業目標,增強對良好職業習慣重要性的認識及自我修煉、自我提高的意識。
本任務從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開始,敘述了其在滬寧線某著名製造企業裏的成長故事。他從加工中心的一名普通操作工開始,鑽研技術、勤奮工作、團結同事、尊敬領導,克服了工作中方方麵麵的困難,經曆了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考驗,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主管。讓我們沿著如下模塊,跨好職業起步,提升職業素質。
任務1.1穩在起點贏在終點。
每個人經曆職業化人生起步的時候,都有必要進行職業定位,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作為一個基層的管理者,尤其需要處理好與上司、同事和下屬的關係,學會處理員工之間的衝突。為了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管理者需要培養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如何承擔責任、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如何“日清日高”及時完成工作、如何培養換位思考等良好的工作習慣。除此以外,管理者還需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管理、團隊意識的培養、學習力的培養、情商的培養、工作效率及快速反應能力的培養等諸多問題。
任務1.1.1職業化人生起步。
小李來自中原某市的偏僻山村,就讀於江蘇常州某高校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專業,時間過得很快,4年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麵對未來的職業之路,小李既期盼又緊張,既憧憬又迷茫。經過多次挑剔的麵試,小李和同校兩名同學小劉和小趙終於在滬寧線某著名製造企業找到一份工作,具體崗位是加工中心銑工。
問題:(1)如果你是小李,你如何進行自己的職業定位?
(2)如果你是小李,你如何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