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總的第一責任就是,帶動全體員工抵達勝利彼岸!
2006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首推“責任”二字,將社會責任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個獎項的獲得者除了在經濟領域卓有業績外,也都在擔負社會責任方麵作出了令人尊敬的表率。一個沒有責任心的老總,是不會得到社會真正認可的。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時光是如此的短暫,追求是如此的艱辛,煩惱是如此愁人。擺脫困境,超越現實,抵達勝利彼岸,幾乎是每位老總和員工永遠的痛!
哪裏有自卑,哪裏就有追求;哪裏有追求,哪裏就有信仰;哪裏有信仰,哪裏就有布道者。絕大部分人隻能在創造物質上有些進步,但在精神創造上就顯得茫然四顧,自我迷失。因此,每一位老總都得肩負起雙重使命,一是自渡,二是渡人。
首先,每個總裁都應該是能自渡的人。
生命是一個實現的過程,在這條擁擠的追求道路上,大致有這麼四種人。一種是能自止又能變通的人;第二種能自止但不能變通的人;第三種不能自止但能變通的人;第四種是即不能自止又不能變通的人。這四種人在各自的自我修煉中,隨著時空不斷地演進,最終造就出了不同的人生,結出了不同的人生之果。
第一種人因為即能自止又能變通,他們自然成了生活的強者,成了老總的領導,成了最富足的人。第二種人由於有不能自止的缺點,但有創造的優點,於是成為了老總的骨幹,過著比較快樂,比較滿意的生活。第三種人由於沒有創造力,僅能自止,所以隻能成為老總的普通員工或一般助手,他們生活在人生的較低層麵,過著平庸普通的生活。第四種人由於各種原因而導致他們能力低下、性情不好,故隻能生活在人生的最低層,過著痛苦、煩躁的失敗生活。
第一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自渡,能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他們之所以能自渡,主要是因為他們擁有自渡者的兩大優秀品質——自止力和創造力。
自渡者第一大品質是強大的自止力。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止字,它關乎每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於大人物來說,一個止決定了其平凡與偉大;對於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了他的成與敗;對於賭徒來說,它決定了輸與贏……止之奧妙,存乎一心。
老總的企字,是人止,這就說明了什麼是老總,就是一群天馬行空的人停止下來的,停在某一個地方,停在某一件事上,停在某一個項目上。人不停,就不會有老總。一般人正是沒有認清這個字。試想,一個人居然靜都止不下來,還談什麼成功呢?這正如一個人連種子都沒撒播,背著一袋子種子,到處遊走,不知道要撒在何處,那麼,又怎能指望秋天會有所收獲呢?
如果止不下來,整天遊走在大地上,它能開發結果嗎?它能吸收大地的能量嗎?隻有止下來後,它才有可能膨脹自己的欲望,展示自己的生命力,根開始向大地延伸,身子開始向藍天生長,空氣才對你有用,陽光才能對你有用,大地的養分對你有用,你這才算得上鋪開了你全新的動態人生。
你不要看遊走在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他們中間絕大多數人都是沒有止下來的人,他們心比天高,總認為自己將來會怎樣怎樣,他們總相信某個機遇在遠方,他們總在趕路,總在用日光搜尋著一個又一個目標。
其中有一種人,總認為自己應該幹點大事,不應該止於身邊的無聊小事。其實,擁有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他不知一個人在任何處境都能有所作為的。一個人錯過了現在,其實他就錯過了一生。許多人後悔二十幾歲三十幾歲沒有止於一事,終致老時萬事蹉跎,一事無成。
也許你對止學兩字比較陌生,但是這沒有關係,因為你一定對自控和失控兩詞有所理解,甚至可能因自控而成事,因失控而敗事。這就是最簡單卻又至關重要的人生止學,正如有清代中興之臣美譽的曾國藩所說:止學乃人生行為之約束,忽略此學,智者必有一失。隋代大儒文中子有《止學》一書響絕天下,他在書中提出大智知止、以智止智兩點令人深思的觀點,說明了成功人生的另一謀道。今人李嘉誠更是按止學之要義而身體力行,甚至將知止二字高懸於辦公室的醒目之處。
止是聰明之舉,可克服盲目和衝動,可克製失控和失手,解決你究竟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成敗難題。老總們之所以功成名就,關鍵就在於:他們時時以一個止字為行動之本,貪多必失。
世上最成功的人,一定是最善於知己之行、知己之止的智者。君不見,大千世界,浪裏淘沙,因行為過度而不能止於信當處,引發人生一連串大小失敗者,實在是葬送自己的盲動和愚蠢之舉。正鑒於此,知行者並不少見,知止者卻少而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