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小路賴綱的命令很有針對性,不過,他似乎忘記了,搞破壞的是幾個忍者,是黑暗中的主宰。全城禁火,雖然能杜絕火災的困擾,卻也讓城中更加黑暗,更有利於忍者的行動。
“有刺客!”到了半夜,姊小路賴綱再沒聽到火災預警,剛剛入睡,卻又被吵醒了。
“有刺客?”姊小路賴綱立刻驚坐起來,接著憤怒非常,“這前田長利真是欺人太甚,如此卑劣的方式都能做出來,這是一個武士所為麼?來人,給我全城緝拿刺客!”
不得不說,比起火災來,刺客的出現讓姊小路賴綱更加憤怒,火災一般隻會造成財物損失,很少對人的安全造成威脅,至少對他這個君主很難造成威脅。而刺客卻是不同,他們是黑暗中的魔鬼,伺機奪取任何人的生命,甚至更加傾向於刺殺重要人物,比如他這城主。
鬆倉城兩麵靠山,這對忍者的逃逸非常有利,而姊小路賴綱的入夜禁火令,讓這些士兵純粹是抓瞎活動,哪裏能夠抓到人?不過造成全城動蕩,今夜又沒有安穩覺了。
“看來,五右衛門他們幹的不錯啊!”第二天,看著鬆倉城頭那些士兵更加沒有精神,前田長利滿意地說道,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主公說得正是。”竹中半兵衛說道,“這樣看來,再有幾天時間,鬆倉城應該不攻自破了吧。”
“那再去勸降一次吧!”前田長利說道。
“再去勸降?”眾家臣對前田長利堅持勸降的做法很不理解。
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攻破城池後,戰勝者可以進行一番亂捕,時間長短由主帥決定,對士兵而言,這是主要的發財時機。
若是城主主動投降,一般而言,戰勝者會對降臣進行安堵,以顯示自己的大度,讓更多的人能夠主動投降。對投降者而言,除了換個磕頭的人以外,實質上沒有什麼損失。這也是為什麼,在北條家和上杉家邊境的小豪族們經常更換門庭了。當然,也隻有北條家和上杉家邊境上的豪族敢這麼做,換成其它大名如武田信玄、織田信長一類,要是敢降而複叛,那小命基本上就是注定的事情了。
還有一種,就是被攻打了一段時間,被攻城方勸降的情況,這種變數最多,沒有固定的方式,完全看進攻方的心情處置。
前田長利已經進行了兩次勸降了,都沒什麼效果,第二次前去勸降的渡邊守綱更是被狠狠的罵了一頓,完全看不出姊小路賴綱有勸降的苗頭。
“嗯,再勸降一次。”麵對家臣的疑問,前田長利並沒有過多的解釋,隻是笑著說了一句,“這也是最後一次勸降了,姊小路賴綱若是再不覺悟,城破之後,飛驒三木氏就將除名了。”
聽到前田長利的話,眾家臣便沒那麼排斥了。
而坐在一旁的竹中半兵衛和本多正信,隱隱間已經明白前田長利的做法了。以姊小路賴綱的性格,沒有到山窮水盡,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哪裏會主動投降?前田長利能不知道這一點?
以這個時代的做法,就算是強攻破城,城主兵敗身亡,被全力打壓,卻也可以保留家名。飛驒交通閉塞,而三木氏在飛驒傳承多年,可謂根深蒂固,若是保留家名的話,前田長利想要統治這裏,必然要借助三木氏的人脈。打壓之事,就無從談起。這樣一來,飛驒表麵上歸前田長利統治,實際上還是掌握在三木氏手中,此行不是白廢了麼?而且,前田長利的發展規劃便是日後統治越前、能登、加賀等地,而飛驒是第一步,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三木氏除名便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前田長利按照傳統的方式破城,將三木氏除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家臣們不反對,織田信長這個大老板也不在乎,但前田長利刻薄凶惡之名必然會傳揚開去,日後誰不拚死抵抗前田家?前田長利隻好想出這種辦法,三次勸降姊小路賴綱,表明自己的度量和仁義(至少表麵上是這樣)。這樣一來,三木氏除名就有了說法:這是姊小路賴綱自己不識趣,可不是前田長利刻薄寡恩。
一切都如前田長利所料,鬆倉城雖然備受騷擾,士兵精神不佳,卻並非沒有一戰之力,姊小路賴綱自然不會投降。前去勸降的前田利家隻好恨恨地說了一句,“姊小路賴綱既然你執迷不悟,城破之時,三木氏必將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