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第一次寫書,所以對於戰爭方麵的描寫隻能從戰場的某個小角度切入,心裏有想法但是很難表達出來,我想隨著以後慢慢的鍛煉會慢慢改觀的,在這裏也想向各位看官求求票。
天文十五年元月二日,河越城,此時天已經大亮。“我軍大勝!”“嘿!嘿!哦!”的聲音此起彼伏,氏康大步的向評定間走來。“殿下!氏康大人......”父親哽咽道。“綱成,辛苦了!虧得你守住了城池啊!”氏康欣慰笑道。“是。”父親跪下深深行了一禮。
“勝廣(綱成弟,前文提到過),也辛苦你了!”氏康對勝廣點頭,顯然也是認可了叔叔的勇武。”叔叔也是趕忙跪下。
“鬆壽丸,這次也辛苦你了,嗬嗬”氏康看著年幼的我,也是大笑表揚道。在場的聽到氏康的表揚和調侃也是跟著大笑起來。
“並無此事。”(戰國時期謙恭推讓時基本都是如此表達)我恭敬回道。
“嗯,元服後,便接受吾“氏康”二字中的一字,名為北條康成好了,等戰事徹底結束,就隨吾回小田原跟新九郎一起學習吧。”氏康勉勵道。
氏康上到主位,“諸位都辛苦了,但是現在還不是懈怠的時候,經此一戰,武藏國現在可以說已經收入囊中,綱成,由你領兵3000,繼續追擊古河公方,我自領大軍追擊上杉憲政,要在上杉氏立足未穩之際,狹大勝之威,一舉攻下平井城。”“哈伊”諸將齊聲應道。
此戰不久後,原本臣服於上杉家的鬆山城、缽形城等附近的小城很快便攝於北條家的威勢,獻上降表,交出人質投降了。另外多摩郡瀧山城的大石氏、秩父郡大神山城的藤田氏也都望風而降了。父親綱成一路向古河方向追擊,沿路大小豪族望風而降,投降和所抓逃兵多達上萬,隻好一邊收編,一邊追擊,失去了一鼓作氣拿下古河的機會,讓足利氏站穩了腳跟。
北條氏康這邊也大致一樣,不過收獲更大,俘獲和投降士兵多達20000,至平井城下時,上杉憲政已經站穩腳跟。北條氏康也沒有可算攻城,隻想多俘獲士兵,見沒有機會,便率大軍凱旋了。
天文十五年三月,(1546年)小田原城評定間,家臣們臉上個個都洋溢著笑容,都還沉浸在大勝的喜悅之中。“諸位都辛苦了,此番大勝,全賴諸位之力,吾甚感欣慰。吾北條家有功就賞,有過必罰。叔叔,你來宣布吧。”北條氏康說道。
“此次河越合戰,一番功,北條綱成,堅守河越城長達5月,為主公發動奇襲提供了條件,且討取上杉朝定、太田資賴,戰後又俘獲降卒多達上萬,繼承北條為昌的玉繩城,為玉繩城城主。以後作戰軍旗上可書”八幡大菩薩”以狀其勇明。”北條幻庵大聲念道。此次封賞可以看出直到現在北條氏康才算真正的接納了父親北條綱成。
“二番功,北條綱高(赤)、笠原康勝(白)、多目元忠(黒)、富永直勝(青)、遠山景綱,此次夜襲舍身忘死,勇猛向前,各加封三千石。”北條幻庵繼續念道。【大家不要以為3000石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山本勘助作為武田家的軍師出仕武田信玄15年(1535-1550)的時間也隻加封了800石(史實,以後獲封的不算),而很多的武家土地多都是世代積累才有那麼大的數量,再說了當時大多大名也隻擁有一國,幾十萬石的石高,哪有那麼多土地分封,所以我寫北條氏康加封3000石已經算是很慷慨了。】
“三番功,小機眾笠原氏、伊豆眾清水氏、駿河眾屏和氏,守土有功,加封1000石。”
後麵的奉行、幕僚也一一的獲得了幾百石不等的加封,而投降的豪族有的維持住了土地,有的減封,有的更是沒收了土地。
“另鬆壽丸獻策有功,加封800石,元服後接受主公“氏康”二字中的一字,名為北條康成,以後跟著少主新九郎一起學習。”幻庵看著跪在父親身後的我,笑了笑。
還未元服便獲得加封,這在北條家甚至當時整個戰國時期也是頭一次,所以家中武士也都記住了鬆壽丸這個名字,而我也算是在家中徹底的揚名了。
封賞過後,我便在小田原城內亂逛了起來,這時新九郎(北條氏政)便不知從哪跳了出來說道:“你就是鬆壽丸麼?聽說河越夜襲是你想出來的?”“大殿心中早有定計,在下不過隻是順水推舟而已。”我行禮答道。“哦?,那你說說,所謂的【勝仗】到底是什麼?”新九郎顯然看出我在敷衍他,不死心的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