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已經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我曾為“文革”以後學院複課首批民樂係老學生吳玉霞的獨奏音樂會節目冊寫過一個簡短前言,那時她已經是在樂壇相當活躍,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琵琶演奏家了。她擔任中央民族樂團琵琶首席,受到聽眾歡迎,同行稱賞。
時間流逝很快。最近玉霞找我,希望我還能為她即將問世的一本綜合文集再寫幾句話。我粗粗瀏覽文集內容,令我驚喜的是她的專業活動又有了不少新的擴展。例如音樂會演出十分頻繁並國內外兼顧,去了許多新的地方;又例如演出搭配講學,錄製了不少專輯音帶、唱片、光盤;她還積極參與了新樂曲創作,進入改編行列。她同時又著力發揮文筆才能,並以各種方式推展琵琶這一樂器專業技藝。顯然,眼下的這一本新的“文集”應便也是明顯例證。當然,掌握、增添給予對象手段愈多,對社會影響自然也就更大。她還參與了可能的教學活動,幫助學院培養年輕後輩;也還繼續參與並繼續獲得新的國家級演奏比賽獎項等。
吳玉霞告訴我說這些也都是屬於她個人的《琵琶行》。我想,她即將問世的文集將會較充分展示有關上述內容,會比我以上所簡述的三言兩語清晰、豐富得多。
我希望她的這本帶著歲月流動痕跡的文集能獲得喜愛她彈奏的更多聽眾的喜愛,希望她的這本文集也能像她彈奏的音樂那樣受到更多聽眾的歡迎。
吳玉霞
2010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