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袁誌恒現在非常需要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就是盟友。
如果他袁誌恒放眼天下,沒有任何一個盟友的話,那絕對是非常淒慘的事情,最起碼對於目前的袁誌恒來說,局勢絕對不會很好。
而盟友這東西也不是誰想要跟袁誌恒成為盟友他袁誌恒就願意跟他成為盟友的。
要知道很多時候的盟友或許並不是真正的盟友而是假模假樣的盟友。
這種盟友對於袁誌恒來說,他是完全不需要的,眼下就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那就是東吳的那些人。
江東孫權跟孫策雖然還算是非常明事理的,袁誌恒救了他們一馬,他們肯定會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
但是袁誌恒也非常明白,他們放在心上也就隻是放在心上,真正到了袁誌恒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不一定會幫助他。
有些時候孫權跟孫策因為太聰明了,所以肯定會權衡利弊。
這種聰明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是好的,但是對於袁誌恒來說卻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反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袁誌恒覺得江東的那些家夥願意幫助他的幾率,幾乎是沒大有的。
因為目前孫權跟孫策他們都自保不暇,肯定抽不出手來來幫助袁誌恒的。
就算能夠抽出手來,他們肯定也怕因為袁誌恒的事情而損失了太多的人手,所以一定會用這種理由來拒絕袁誌恒的。
而袁誌恒雖然心裏知道他們是不願意真正的幫助他,到時候卻依舊沒有半點話能說。
因為他們的說法的確是沒有錯,麵對著袁誌恒的為難,他們除非是破釜沉舟,選擇跟袁誌恒共同進退才能夠可以。
但是這種魄力說實話孫權跟孫策還真沒有。
這世上唯一有這種魄力的人,袁誌恒覺得撐死不會超過兩個人。
這兩個人一個是還在臥龍崗的諸葛亮,別看諸葛亮非常聰明,什麼事都有他的算法,什麼事都要安排好了才能夠行動,但其實袁誌恒非常的了解諸葛亮,有些時候諸葛亮覺得這件事情可以賭或者說有贏麵的可能性的話,那他就會去做。
隻要這個後果他能夠承擔的起,那他就會去做。
所以說其實有時候袁誌恒覺得諸葛亮跟了劉備真的是白瞎了。
如果諸葛亮不跟著劉備的話,那袁誌恒有一萬種辦法可以輕鬆的解決掉劉備,但是諸葛亮跟了劉備之後,劉備的勢力可以說是呈幾何倍的增長了起來。
而且劉備這個人隻是某些方麵跟諸葛亮相同,就是劉備心中的仁義從某些方麵是跟諸葛亮相同的。
隻不過其實沒有人知道,哪怕他們兩個人心裏都不知道。
劉備的仁義是他心中的仁義,是他自己做人的原則,而諸葛亮的仁義,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
因為諸葛亮想的從來都不是自己,他想的才是真真正正的天下的黎明百姓。
其實諸葛亮跟著劉備是有兩個原因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包袱,畢竟諸葛亮知道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