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誌恒跟曹操說的是他根本就沒有這方麵的想法,他也不是想要考取什麼功名利祿的人。
要知道現在這年頭,就算考取了功名利祿也沒什麼用處,現在這亂世之中,光做那書呆子可沒有任何用處。
所以袁誌恒隻是跟曹操解釋說,他平時看的書比較多罷了,所以知道的東西也比較多。
對於袁誌恒的這個解釋,其實曹操還是非常滿意的,因為曹操其實就是這樣的人,他跟袁誌恒的某些看法其實是非常一致的。
而到了這裏之後,曹操其實已經有些想要跟袁誌恒成為朋友了。
因為在曹操看來,能夠碰到知己絕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能夠在這許昌城中碰到知己,對於他曹操來說更是一件極為幸運的事情。
因為能夠在許昌城中,就表明了袁誌恒是非常喜歡許昌城的,不然這麼多座城池,為什麼偏偏選擇這許昌城呢!
天下那麼多座城池,先不說洛陽城,就是其他比洛陽城稍微小一點的城池也是會非常多的。
所以說曹操打心眼裏非常喜歡能夠在他這許昌城定居的人。
“王兄弟,容我曹某問一句,你為何要選擇在這許昌城中定居呢?”
此時曹操看著袁誌恒,又忍不住開口問了起來。
對於曹操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因為他曹操可弄不準袁誌恒為什麼會選擇這許昌城。
前麵的一些事情,隻不過是曹操單方麵的想法罷了,他要是想要弄清楚袁誌恒的真實想法,還是得好好的問一問袁誌恒,而這些對於曹操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先不說有多重要吧,但是最起碼也是重中之重,不亞於搞清楚袁誌恒的身份的重要。
而袁誌恒聽到曹操發問之後,也是直言不諱道:“我認為這許昌城,日後肯定會成為非常有名的城市。”
袁誌恒一邊說著,還一邊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其實沒有人知道,隻有袁誌恒自己知道,這許昌城日後到底會成為什麼樣的存在。
在不久後董卓死了之後,劉協便會頒布天子詔令,命令天下諸侯前去勤王。
因為董卓死了,劉協身邊其實並不多麼安全,那時候誰能夠得到劉協,甚至可以說就相當於繼承了董卓的地位,開始了新一階段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時候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絕對不少,而對待這件事情最為積極的自然是曹操。
因為隻有曹操明白能夠進京去勤王的話,到底是意味著什麼。
隻要劉協落入了曹操的手中,那他立刻便會讓許昌成為新的都城,到時候許昌城不論是經濟還是其他方麵的發展,絕對會是突飛猛進的。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曹操所想,在他把許昌城變成了大漢的都城之後,他的實力在短時間內便達到了可以跟袁紹分庭抗禮的地步。
可以這麼說,曹操的這一步棋,才是他這麼多年來走的最重要的一步棋,沒有人比袁誌恒更加明白曹操的這一個做法有多麼的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