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為大唐開疆拓土(2 / 2)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退居太上皇,太子李泰登基為帝。

李世民突然間想通了,隻要他退居太上皇,從龍椅上下來,李泰成了皇帝之後,他總不能從長安跑掉了吧?

如此,未來就徹底改變了。

從此以後,李世民讓長孫無忌等人輔佐剛登基的李泰,他再也沒有過問朝政。

李泰這個皇帝名副其實。

並不像後來曆史中的某個皇帝,被太上皇一直操縱。

李泰自知事情到了這一步,沒有辦法再推辭,隻能老老實實的當狗都不當的皇帝。

但是,他卻不想換年號,想要將貞觀二字一直傳承下去。

次年,貞觀十八年,李泰推行新式糧食,並在嶺南海邊成立造船廠。

火器營也正在擴建中。

貞觀十九年。

大唐第一艘巨型寶船問世。

與此同時。

這一年,李泰禦駕親征突厥,將不安分的突厥各部消滅,並且在此地興城駐兵,徹底控製草原。

同年,水泥問世,大唐致力於修建水泥路。

大唐的官道全部變成了水泥路。

貞觀二十年。

李泰禦駕親征吐蕃,吐蕃在欽陵、羊同王和吐穀渾混戰之下,民不聊生。

欽陵率吐蕃投降。

羊同王不同意投降,被大唐消滅。

吐穀渾還想稱臣,卻被李泰責令與大唐融合。

吐穀渾不敢違抗大唐皇帝的命令,火器又不可戰勝,因此投降。

又三年以後。

大唐在新式糧食的推廣下,百姓第一次吃飽飯,由一日兩餐改作了一日三餐。

同年,蒸汽機問世,震驚世人。

李泰宣布大唐科技學院成立,招募天下對於格物之學充滿興趣的學士。

同時,大唐格物學院的學生也擁有入朝為官的機會。

至此,李泰開始削弱儒家的影響,開始百家爭鳴的時代。

並且,他又成立內閣製度。

貞觀二十三年,長孫無忌等人辭官歸隱。

五月二十六日。

大明宮。

李世民將李泰叫來後,緊握他的手,開始交代遺言。

“青雀,朕走以後,你要勵精圖治,莫要大意。朕知道你民間威望之高,但是你千萬不可驕傲自滿,莫要學晚年的漢武帝。朕要求你一生一世做一個明君,你可做的到?”

李泰卻沒有回答,奇怪的問道:“爹,你要走,你想去哪裏?”

“朕……大限將至!”

“爹,你是說……”

李泰大驚失色。

太上皇身子很硬朗,哪有大限將至的模樣?

李泰心中劇烈震動,低聲道:“爹,你是不是知道你會在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駕崩?”

李世民點頭道:“然也!”

“爹,你是不是也有南極仙翁,或者北極仙翁?”李泰試探的問道。

李世民目光一震,沉吟道:“係統?”

李泰哭笑不得道:“係統!”

至此,父子二人攤牌。

李世民這才發現他根本沒有在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駕崩。

接下來幾年,李泰開始培養他唯一的兒子——李昊。

原本,李泰想取一個更霸氣的名字——李日天!

皇後武媚堅決反對,李世民也覺得這樣太不像話,才改為李昊。

李泰的小九九皇後和太上皇都看得出來,但是也沒有戳破他。

貞觀三十年,太上皇駕崩於含風殿,相比較曾經的曆史晚了七年。

同年,大唐皇帝李泰退位,傳位於十二歲的太子李昊。在內閣成員的相助下,小皇帝李昊處理政務遊刃有餘。

至於太上皇李泰,自封大將軍,率領著程處默等人,討伐高句麗,腳踢西域之地,將他們納入大唐版圖。

五年後。

李泰留下一個正征羅刹國的計劃給皇帝李昊,隨後在太後武媚的陪伴下,同程處默一幹老兄弟,帶著更加厲害的火器揚帆出海。

武媚這些年不見衰老,依偎在李泰的懷中,問道:“太上皇,你這是準備去哪裏?”

李泰豪氣幹雲的道:“海的那邊有更加肥沃的土地,我要為大唐繼續開疆拓土!”

大唐蒸汽寶船上的將士們仰天怒吼。

“為大唐開疆拓土!”

“為大唐開疆拓土!”

“為大唐開疆拓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