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衫少年(1 / 2)

大秦王朝,皇都秦城的東北角上,有這麼一片荒蕪的廢墟,孤零零的矗立在這座繁華的都市之中,而在這片廢墟旁邊,有一座破敗的小院落。

當天空泛起了第一抹魚肚白,屋中的少年便準時的睜開了雙眼。伸手拿過床頭的木劍,來到院中。

一襲青衫蔽體,蓬鬆的頭發被一根布條簡單的束在腦後,略顯稚嫩的臉上透露著不屬於少年人的穩重。沉穩的氣質,樸素的衣著,老成的衣色,平白的將少年襯托的虛張幾歲。

少年站在破敗的院門前,向著城中心那座宏偉的建築遠遠的眺望著。良久,少年抬頭看了一眼蒙蒙亮的天空,閉目凝神享受了片刻的安寧,隨即緩緩的睜開了雙眼來到院落中央。隻見少年立於院落中央,劍尖斜指向下,雙目微闔,腰杆如同標槍一般挺得筆直。驀然雙目驟睜,眸中閃過一縷精光,身隨劍舞,劈、砍、崩、撩、格、截、刺、攪、壓、掃,雖然隻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動作,但在少年手中施展開來,猶若行雲流水,別具一番美感。木劍飛舞之間,時而沉穩如山,時而靈動如水,剛柔相濟,吞吐自如,翩若驚鴻,矯若遊龍。若是單以劍術而論,少年的劍術早已登堂入室,甚至再進一步,稱之為一代劍術大師也無不可。

少年名叫蒙毅,原本是大夏王朝鎮國公蒙天放的孫子。鎮國公數十年來征戰沙場,無往不利,為大夏王朝立下赫赫戰功。一身修為更是出神入化,深不可測。據說隻差一步就能邁入先天。虎父無犬子,其子蒙括更是天縱之才,年輕時跟隨鎮國公征戰沙場,所向披靡,不到三十歲修為超越其父,突破先天。至此周圍諸國無人敢纓其鋒,紛紛求和,這才戰事漸息。

一門兩虎將,硬是打的周圍諸國不敢輕起戰端,一時間可謂是風頭無兩。就在鎮國公父子聲望達到最頂端的時候,鎮國公的孫子蒙毅呱呱墜地。據說蒙毅剛出生時不哭不鬧,反倒瞪著一雙滴溜圓的大眼睛四下張望。老公爵一見大為驚奇,認為自己的孫子是有大毅力之人,於是以毅字為名,喚作蒙毅。

大夏王朝以武立家,武者首先要采氣,就是感悟天地間的元氣,從而產生氣感。不能產生氣感的人,那就說明與武者無緣,一輩子就隻能做個普通人了。當然,每個人產生氣感的時間長短不一,越短時間內產生氣感的人修練起來也是容易,在武者的道路上也能走的更遠。而後便是納氣入體,進入淬體境,能夠利用元氣淬煉己身,從而一舉成為武者。

武者的境界分為淬體、易筋、煆骨、洗髓、煉神五境,每個境界又分九重。煉神九重若是再進一步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先天武者了。先天武者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天地間汲取元氣,能元氣外放傷人,威力無比,可輕易摧毀一座城池而後飄然遠去。所以就算是一國之君對先天武者也要以禮相待,不敢有半點怠慢。至於先天之上是什麼境界,那就不得而知了。

武者的強弱也不能單純的隻以境界來判斷,境界隻是其中主要的一點,還有另外兩點對武者的實力也有著不小的影響。第一就是所修習的功法。經過數萬年來的歸納統計,人們將功法分為四階十二級,從高到底依次是天、地、玄、黃,每階又分高、中、低三級,武者修煉的功法等級的高低,也決定著日後成的高低。比如一名修煉了玄級功法的人自然要比同等級的修煉了黃級功法的人要強上幾分。

其次便是武技,就是由武者創造出來在戰鬥中使用元氣的技巧。武技的等級劃分與功法一樣分為四階十二級。大陸上武技數不勝數,但民間流傳的大多是黃級武技威力平平。想要獲得高深的武技,就必須要加入宗門了,但宗門選拔極為嚴格,非天才不要。當然,也有一些人偶得奇遇,得到一些前輩高人遺留下來的功法修煉有成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依靠這三點綜合分析才能判斷出孰強孰弱。總的來說,起點別人高一些的好處不言而喻……

蒙毅少年之時便在劍道上展露出了非凡的天賦,更是聰慧好學,有過目不忘之能。三歲起隨其父學劍,但凡劍術,一遍而成。演練數遍之後,一招一式圓轉純熟,運用自如。八歲時開始納氣淬體,更是第一次就產生了氣感,震驚皇都。這個時候,蒙毅的劍術已無人可教。任何劍法,看過一遍就可洞悉破綻,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