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清朝我來了(大章)(3 / 3)

這首要的成果自然要先拿給康熙老同誌看看!就在鏡子剛剛研製成功的檔口.

牙刷和牙膏已經在紫禁城悄無聲息的流行了起來,這事是我和康熙老同誌計劃的第一部分,自從康熙得了牙具自是在自己那群老婆麵前顯擺!而這牙具的好處又從內宮傳到了宮外,由於這東西被康熙定為了皇宮專用物品,所以,這東西隻能有宮內的司製坊製造,在康熙狠狠打擊了宮外幾家仿製的作坊後,這東西徹底變成了皇宮專有物品!

司製坊出品的牙具除了皇帝一家子用的以外,其他的都是統一製式,牙膏也變成了盒裝的,不再是銅皮牙膏,因為,此時我才知道銅居然是皇家專有金屬。。。。

當然,這種專有的情況並不是康熙老同誌的目的,老家夥的目的是將這個東西的製作權壟斷了!

後麵的事情其實都是康熙的那群喇叭嘴的老婆們完成的,這康熙的每個老婆其身後,在宮外和朝堂上都有著一大家子的姐妹兄弟,這明眼人都看的見這牙具所攜帶的經濟利益,康熙將這牙具的製造權壟斷後,康熙的那幾個寵妃沒少花心思想要將這個權利拿到手中!

可是,這事關自己腰包的問題,康熙同誌還是掂量的清的,最後,這**的幾位娘娘們使出全身解數,最後還是雍正的親老媽也就是德妃同誌拿到了康熙的聖旨!

德妃的舅舅烏雅·德齊耳拿到了可以在宮外經營特殊物品的經營權。

其實,在清朝這個時代宮內的物品是禁止在外宮出現的,主要是為了體現皇帝的特殊性!

這個特殊物品經營權的聖旨,也是,我向康熙老頭進言,並將一些利弊向其闡述再三!康熙權衡了好久才這麼定的!

但是,這個特殊物品是有限定的,隻限於不帶任何皇家特征的物品,隻包括新興物品,其中就有牙具和即將加入的鏡子便在其中。

其實,這個特殊物品經營權康熙給出了兩個,其中一個便是我的,隻是這個是沒有公開的,而另外一個就是我那個便宜額娘家族的。

得到這個特殊物品經營權後需要每年向國庫繳納五十萬兩白銀。

但是,我知道隻要經營得當,利潤上遠不止那區區的五十萬兩,我那個經營權可就不是隻繳納五十萬兩那麼點了,康熙這老小子可真是狠,我得到的這個經營權所有所得利潤每年隻有一萬兩是我自己的,其他的全部都要收繳國庫。還好有一萬兩這個甜頭,不然,我還真不想做這個營當。

我得到這個經營權唯一的好處就是,康熙給我的那塊金牌,可以隨時隨地的出宮。

鏡子研製成功並投入了生產中,我這才有機會仔細觀察雍正的這幅少年身體。

總的來說還算是個小正太,可也許是雍正家夥小時候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太多,所以,這家夥的眉宇間老有一股子的陰戾。好在,現在靈魂換成了我的,所以,這股子陰戾在人不經意間是發現不了的,而且,由於我這個人性子比較孤僻淡漠,所以,隻要我注意點,那股子陰戾會轉變成一種深深的憂傷,處理的好還會讓人無端端的生出幾分憐惜來。

現階段這幾份憐惜還是很有好處的!

這陣子我這個原本一直都冷冷清清的熙和殿,一下子就變成了這紫禁城裏,僅次於康熙那老小子的乾清宮和養心殿,以外最熱鬧的地方。

不光是各宮的娘娘們會經常差人到我這來轉轉,看看,是否又有什麼特殊物品出世。就連以前一些根本就不怎麼看得上我的阿哥們,也會經常借著各種借口到我這來晃晃。

雖然,我在宮外置辦的琳琅軒還沒有開張,但是,各位人脈寬廣的大臣和阿哥們,都已經用賀禮將我的熙和殿堆的滿滿的了。

看著禮單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我將這些禮單都一股腦兒的呈給了康熙,雖然,我知道康熙那必定早就有了一份禮品清單。

康熙對我識時務很是高興,雖然禮品中的一些貴重物品被這老小子充了國庫,但是,一些不算是太珍貴的東西,他還是讓人原封不動的給我送回了熙和殿,看著那成山的禮品,我隻得命人再打掃一間屋子專門用來堆放。

“你說小四將禮品一股腦全都扔進了庫房!?”康熙眯著眼看著跪在下方的那個宮女。

“是的,皇上!”宮女跪在地上低著頭答道。

“嗯,這麼多的阿哥們,看來就這小四最讓朕省心!”康熙微皺的眉頭低低的自語道。

揮退了宮女,康熙突感龍心大悅,叫來貼身太監,下了一道聖旨。

不一會正在寢殿裏,研究手中那一塊被稱為皂泥的我,便聽到‘聖旨到’的聲音,連忙前去接旨。

原來是康熙這老小子叫人送來的一些嘉獎的賞賜,還有給我封了一個什麼雍貝勒的頭銜,在我的記憶中這比曆史上要早了近六年時間。

整個熙和殿的下人們都是很高興的,但是,我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對於我來說,來了清朝這個破時代,實在就是對我最大的懲罰,無論任何褒獎都沒有任何意義。

即使是以後我真的成了雍正皇帝,可是,我依然沒有辦法阻止N年之後的火燒圓明園不是麼!?曆史是沒法改變的,我現在做的這些不過是為了我以後的生活,能離曾經更近些。

接完旨打發走了傳旨的太監,我幹脆又去了司製坊,現在的司製坊除了宮裏的日常工作外,已經被康熙老頭子全權交由我支配。因為康熙老頭子已經得到烏雅氏那個專售權一年的國庫利潤了。

這五十萬兩讓康熙很是開心,自然這份開心也波及到了德妃和我。

最開心的其實要數德妃,因為在烏雅·德齊耳的特殊物品專售店開張的時候,我叫人捎了一個錦囊給我那個便宜額娘。這才使德齊耳的專售店一年能有那麼可觀的收入。

當然,這件事康熙老頭子還是傳我問話了的,就是關於錦囊裏的紙條上說的‘多開分店定價低廉’。

當然我的解釋康熙老頭子是很滿意的,畢竟,我解釋說這是為了更多的老百姓都能買得起,這個解釋讓康熙很是高興順便狠狠的誇獎了我一番。

其實這不過是個在現代誰都能理解的營銷手段而已;為了老百姓完全是屁話,雖然價格低廉了但是隻要能稍微賺上少許,買的人多了自然賺的也就多了。

而且因為是壟斷銷售,所以,不賺錢那才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