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夏,華僑姑娘周筠又從美國來到廬山旅遊,望著眼前的照片和一幅鋼筆速寫畫,她不由得思緒萬千……
5年前,第一次回國觀光的周筠,在廬山南麓枕流橋畔的枕流石,巧遇坐在枕流石上潛心攻讀的耿樺。隨後,他們又幾次巧遇,耿樺的樸實和刻苦自學精神深深吸引了周筠,打動了姑娘的心。他們同遊廬山勝境,陶醉在雄奇而又美妙的大自然景色中,熱愛祖國、振興祖國的共同理想,使兩顆年輕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產生了真摯的愛情。
當時,正值“四人幫”肆虐的時期,耿樺的父親耿峰遭受迫害,他是陪重病纏身的母親來廬山養病的,而寂靜的廬山也並不安寧。耿樺和周筠的頻繁接觸和他們用小鏡子反光約會的暗號很快引起了懷疑,耿樺因此被人帶走去寫交代。周筠因自己連累了耿樺而異常痛苦,提前回了美國。臨行前,她未能見到耿樺,隻收到他托母親轉送給她的一張鋼筆速寫……
5年過去了,舊地重遊的周筠急切盼望著與耿樺的重逢,可是,哪裏能找到這個連地址也沒留下的心上人呢?
正巧,粉碎“四人幫”後考上研究生的耿樺這時也來到廬山參加學術會,聽說周筠在這裏,他馬上追到人工湖邊,隔湖相望的一對情人,迫不及待地跳下湖向對方遊去……他們沉醉在重逢的喜悅中,同遊東林寺、聰明泉、龍潭、觀音橋、玉淵,倆人的愛情更成熟了。他們分別向自己的父母拍了電報告知這一喜訊。
耿樺的父母迅速來到廬山。現擔任科學院領導工作的耿峰原是帶兵的將軍,他從周筠的全家照中認出她的父親周振武是自己在黃埔軍校時的同學。當年倆人因不同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揚鑣,在十年內戰、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中,他們整整拚殺了20多年,如今他們的兒女卻在熱戀。對此,耿峰夫婦不能不慎重考慮一番。
在美國,周振武得知自己的女兒愛的是耿峰的兒子時,不免大驚失色,憑著他對耿峰的了解,他認定對方不會同意這門親事,因此馬上發了加急電報,催女兒立即返回美國。
周筠接到電報後才明白原委,止不住簌簌淚下。正當她準備不辭而別時,耿樺的父母推門而入,他們以民族團結和安定的大局為重,終於想通了兒子的婚事。不久,周筠的父母也回到祖國,兩個昔日戰場上的對手如今握手言和,冤家變成了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