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寧?
王默聽到這裏,不由一愣。
難道苦海和尚所說的這個“一寧”就是當年東渡扶桑,死在了扶桑的那位中原高僧?
“一寧是什麼人?”螭吻公子問道。
苦海和尚眼見所有人都不清楚,或者就算聽說過,也不是很了解,便笑道:“這位一寧大師不但佛法高深,且還精通儒、道,集百家之所學,善書法,曾被元朝皇帝賜封為‘大師’,統領江南釋教。後來他受命出使扶桑,因為各種原因,留在了扶桑,受到扶桑天皇禮敬,被尊為‘國師’……”
“苦海大師,你所說的這個一寧,可是那扶桑天龍寺第一任寺主夢窗疏石的師父?”有人問道。
“正是。”苦海和尚說道,“這位一寧大師有三大弟子,成就最高的就是夢窗疏石,而其他兩位,一個叫雪村友梅,一個叫虎關師煉,均為扶桑一代高僧。”
“一寧大師去世之時,這座太子塔尚未建立,大師提他到底是何用意?”
“實不相瞞,這座多寶塔之下,藏著一件寶物……”
寶物!
眾人都是麵色一變。
“寶物?”王默暗想,“這太子塔下真的藏有寶物嗎?我怎麼感覺不到?不會是苦海胡說八道吧?他這麼做到底有何陰謀?難道是想讓盧隱的這些兒子為了爭奪寶物互相殘殺?”
“什麼寶物?”嘲風公子問道。
“傳國玉璽。”苦海和尚緩緩說道。
傳國玉璽!
眾人心頭大震。
“傳國玉璽?”王默非常不解,“傳國玉璽是什麼?難道是皇帝的玉璽嗎?可笑,皇帝的玉璽怎麼會藏在太子塔下麵?如果有人相信苦海所說的話,那他就是個大笨蛋。”
然而,沒有人懷疑苦海和尚所說的話。
至少在他們看來,苦海和尚所說的傳國玉璽,並不是指一般皇帝用來蓋章的玉印。
所謂傳國玉璽,就是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天下後,派工匠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的“天子璽”。
“苦海。”嘲風公子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你所說的傳國玉璽,可是那失蹤了一百多年的寶物?”
“不是。”苦海和尚笑道。
“不是?”嘲風公子微微一怔。
忽聽狴犴公子說道:“三哥,據我所知,真正的傳國玉璽失蹤了三百多年,而不是一百多年。”
“是嗎?”嘲風公子說道。
沒等狴犴公子開口,隻聽蒲牢公子笑道:“七弟,你也說錯了。”
“我哪裏說錯了?”狴犴公子問道。
“你說那傳國玉璽失蹤了三百多年,可據我所知,那傳國玉璽失蹤的時間不止五百年。”蒲牢公子說道。
“四哥,這個消息你是從哪裏聽來的?”
“七弟,你不用管這個消息是我從哪裏聽來的,反正我的消息很可靠。”
“可靠?四哥,我也會說我的消息可靠。”
“七弟。”蒲牢公子正色說道,“你不用和我爭,我的消息比你的消息可靠。”
“四哥。”狴犴公子寸步不讓,說道,“不是做弟弟的非要和你爭,而是我得來的消息就是那傳國玉璽失蹤了三百多年。如果你認為你聽來的消息比我得來的消息可靠,你需要拿出能讓我信服的證據。如果沒有,我隻相信我聽來的消息。”
“哼,那你又有什麼憑證?”
“沒有。”
“既然沒有,你敢說我的消息不可靠?”
“我沒說你的消息不可靠,我隻說我的消息更靠譜。”
聞言,蒲牢公子哼了一聲,麵色頗為不滿。
囚牛公子看到這裏,說道:“四弟、七弟,你們何必為了這點小事相爭?既然苦海大師說那傳國玉璽就藏在太子塔底下,我們不妨聽他說下去。是真是假,等他說完,我們兄弟商量一番,自有結果。”
“不錯,不錯。”霸下公子笑道,“我讚成大哥的意見。那傳國玉璽我也聽說過,反正早已失蹤,至於失蹤了多少年,後人各有各的說法,咱們何必計較呢?”
隻聽苦海和尚說道:“有關傳國玉璽之事,貧僧聽了許多傳說,不過這些傳說真假難辨,貧僧無法判斷。但有一個傳說,貧僧卻比較相信。”
“哪個傳說?”嘲風公子問道。
“傳說秦始皇當年滅六國統一天下,獲得和氏璧,於是便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寫了八個字,叫做‘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又叫一個名為‘孫壽’的玉工,刻於其上。”苦海和尚說道,“從此,這枚玉璽就代替了遺失的‘九鼎’,成為天子號令天下的象征,所以也叫‘天子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