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探首”是掌管大內密探的三位大內供奉的尊稱。
這三個大內供奉身份比較特殊,極少帶隊出外行動,一年到頭也很難離開京師半步。
溫萬唐正是“三探首”之一。
此人並非江湖出身,原籍福建,屬於軍籍。
他的父親曾做過福建鎮海衛玄鍾千戶所的千戶,所以他也算得上是武門出身。
五十多年前,溫萬唐以玄鍾千戶所下的百戶身份調去當時還是“京城”的南京當差,然而沒過多久,朱棣就將大明朝皇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史稱“永樂遷都”。
溫萬唐以“侍衛”身份跟隨皇帝去了北京,不久便成為了大內高手。
十餘年後,溫萬唐當上了禦林軍統領。
三十年前,溫萬唐進入“武英堂”,在一個大內供奉手底下做事,被視為親信。
後來這位大內供奉退職,溫萬唐便成為了下一任大內供奉,掌管“地”字號大內密探。
大內密探有三組,以天、地、人為名。
傳說,“天”字號大內密探掌握著文武官員的詳細資料,當然也包括了大內高手。
而“地”字號大內密探則是掌握著全國各地“名流”的信息。
至於“人”字號大內密探,卻掌握著武林人士的動向,包括江湖上的知名人物或不知名但武功極高的人。
至於那“龍”字號檔案,則是由“武英堂”的太監掌管。
“溫供奉修為高深,華某怎敢見怪?”華千鈞說道,“隻是那莫一海犯了事,溫供奉卻放了他,不知是何道理?”
“華大人。”溫萬唐笑道,“本來這件事我不想說的,因為事關機密,但我要是不說,你會認為我故意庇護莫一海。其實,那莫一海是我二十多年前招收的大內密探。”
“是嗎?”
“那個時候,華大人還沒有到舟山島來,不知此事也不奇怪。”
“那閔中南知道這件事嗎?”
“他隻是個小小的千戶,當然不知道這件事。”
“那我豈不是更小?”華千鈞說道,“為什麼溫供奉敢把這等機密要事告訴華某?”
溫萬唐笑了笑,說道:“華大人,你乃當朝三大軍神之一,戰功赫赫,溫某……”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華千鈞說道,“我現在隻是個百戶。”
溫萬唐笑道:“過去不代表結束,華大人曾官居都督府的都督僉事,乃正二品大員,連溫某都要甘拜下風……”
“溫供奉過謙了。”華千鈞說道,“據我所知,三年前皇上下了一道聖諭,左堂主錢神通做了都督,八位供奉也做了都督同知,都督乃正一品,都督同知乃從一品,我怎麼比得上?”
溫萬唐幹笑一聲,說道:“那隻不過是虛銜,當不得真。”
華千鈞待要說些什麼,溫萬唐又說:“對了,華大人,據我得來的可靠消息,不出半年,皇上將會召見你。”
“皇上為什麼要召見我?”
“因為皇上說過,你是大明朝的大忠臣。”
“大忠臣?”華千鈞笑了,“如果我真是大忠臣,又何以會被貶到舟山來,連名也改了。”
“華大人,皇上是有苦衷的。”
“我知道皇上有苦衷。但這幾年來,我已經習慣了這裏的日子,哪兒也不想去。”
“可是……”
“溫供奉。”華千鈞說道,“我要抓的人已經跑了,除非他已經離開舟山,否則下次再讓我遇到他,我一定會親手將他擒下。如果你當時也在場的話,希望你不要攔我。”
“華大人,你這麼做,根本就是無濟於事。就算你抓了莫一海,不出半個月,他還會被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