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華山派也是全真派的分支?
隻見白驚天望了一眼曹微靈,問道:“道長可是姓曹?”
“不錯,貧道曹微靈。”說時,曹微靈回望一眼白驚天,反問,“閣下何門何派?”
“林泉院。”白驚天說道。
“南少林!”曹微靈神色一變。
白驚天聽了,並不回應,也不知是什麼意思。
王默見他這般態度,不由心想:“奇怪,這人既然是南少林的弟子,為什麼一臉不想提南少林的樣子?難道他對他南少林有什麼意見不成?”
“原來白老弟出身福建林泉院,老朽先前不知,倒是失敬了。”燕髯客突然說道。
王默更覺奇怪。
為什麼燕髯客也不提南少林,隻提林泉院?
難道燕髯客對南少林也有意見?
其實,燕髯客對南少林並沒有意見,他隻是看出白驚天不想提南少林,所以才不提,而是以林泉院代之。
而所謂的林泉院,就是南少林的前身。
少林派又叫北少林,但對於許多人來說,武林中的少林派隻有一個,那就是北少林。
所以一提到少林派,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北少林,而不是南少林。
少林派位於河南登封嵩山,因坐落在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而得名,創立於北魏年間。
達摩祖師並非少林派創始人。
少林派第一代掌門叫跋陀,乃東天竺人。
跋陀開創少林三十多年後,達摩祖師才來到嵩山,將少林派發揚光大,並使得少林成為了禪宗祖庭。
至於南少林,始建於達摩入主少林三十年後,地點在福建九蓮山,當時名叫林泉院,規模很小。
後來,少林派出了一個高僧,叫做曇宗,乃少林派第一高手,其門下有十三棍僧,個個武功高強,曾幫李世民大破敵軍。曇宗後來被封為“神僧”,名震一時,少林派因此而成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
傳說那一年,李世民登基為帝,感念少林派的功勞,準許少林派在全國建立十座分寺。
那十三棍僧中的一個高僧,叫做道廣,率領一幫僧人四處尋找分寺建造之地,最後來到福建九蓮山。
道廣大師見到林泉院殘破不堪,隻有幾個老和尚耐得住寂寞,在此吃齋念佛,就與他們商量好,廣修林泉院,遂有南少林之名。
道廣大師因而成為了南少林第一代掌門。
幾百年之後,武林紛爭不休,少林派幾經波折,時盛時衰,南少林也曾一度險些從江湖上除名。
許多年以前,南少林出了一個高僧,名叫虹光大師。
這位虹光大師曾三次北上少林派,與少林派的高手比武。
他第一去少林派時,年紀不到三十,與覺真大師的師祖智海禪師鬥了個不相上下。
他第二次去少林派時,四十出頭,本以為這次穩贏智海禪師,結果卻輸給了智海禪師的徒弟子聰大師,子聰大師後來還因此當上了少林派掌門。
他三次去少林派時,年過七旬,認為就算贏不了子聰大師,也能與子聰大師分個高下。
誰想子聰大師早已辭去掌門之位,不知所蹤,他一怒之下,打傷了許多少林派武僧,個個都是長老或護法。
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少林弟子站出來與他比武,兩人鬥了半天,卻難分高下。
他一打聽,才知道此僧名叫覺真,乃子聰大師徒弟,不過三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