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源十郎點了點頭,說道,“我完全讚成你的說法。人是活的,武術是死的,再厲害的武術也不能造就一個廢人。相反,厲害的人可以自創武術。”
宮本一忠笑道:“看來我親自到這裏見你是對的,你沒讓我失望。”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神風一刀受傷太重,在蝦夷待了四十多年才好,當他經過東山道陸奧國的時候,得知神道一刀流已經滅門,就知道回來遲了。
他遇到北畠顯家,被北畠顯家的天賦所驚,就把一身所學傳授給了北畠顯家,當然也包括‘狂風一刀斬’的奧義。
那北畠顯家確實是個百年一遇的奇才,可他再厲害,最後孤立難支,死於眾多高手圍攻。
可能是神風一刀早有預感,知道北畠顯家那樣的人會英年早逝,所以他在聖山閉數年後,動了收徒之心,也終於收了兩大弟子,一個就是我師父平征北,一個是你師父源征南。
他知道我師父與你師父不會服對方,所以沒有給他們排名次,都是他的徒弟。
不過論年紀,你師父要大一點,所以當他們成年之後,你師父總是以‘師兄’自居。
我沒有說錯吧?”
“你確實沒有說錯。”源十郎說道。
隻聽宮本一忠笑道:“他們一個姓源,一個姓平,不難讓人想到源家與平家的恩恩怨怨。
恰好他們年輕的時候,正處於扶桑內亂,便選擇了不同的陣營,鬥了幾次,互有勝負。
他們的名字原本不叫源征南與平征北,隻因那一年,大內氏的家督大內弘世,原本屬於扶桑南朝勢力,統領周防、長門兩國,第二代將軍足利義詮為了拉攏他,許諾他優厚的條件,從此,大內氏就成為了北朝勢力。
大內弘世的兒子大內義弘,十六歲就跟隨九州探題今川了俊征討南朝,你師父奉大內弘世為主公,大內義弘就是他的小主,他奉命保護大內義弘,也就被大內義弘賜名為源征南。”
源十郎聽了,淡淡笑道:“我師父與你師父為敵,所以就改名為平征北,幫南朝對付北朝。
後來,南朝打不過北朝,勢力越來越小,許多南朝勢力都投靠了北朝。
再後來,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征服了南朝,由北朝統一了扶桑。
南朝的最後一個天皇,叫做後龜山天皇,乃後醍醐天皇的孫子,因為不忍見生靈塗炭,情願讓出天皇之外,被將扶桑三大神器交給了北朝的後小鬆天皇。
你師父當年很不滿,一氣之下,跑得無影無蹤。
說到底,你師父輸了,這一點你無法否認。”
宮本一忠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又有什麼大不了的?你的主家大內氏,難道就沒有輸過嗎?
就在扶桑統一的前一年,扶桑最強豪族山名氏,號稱‘六分之一殿’,領有十一國,被足利義滿設計反叛,結果慘敗,隻剩下三國。
擊敗山名氏的聯軍主力,就有大內氏。戰後論功行賞,大內義弘成為了周防、長門、豐前、石見、和泉、記伊六國守護,權勢達到鼎盛。
足利義滿不可能讓大內氏成為第二個山名氏,加上大內義弘確實囂張跋扈,竟敢與將軍爭奪貿易權,與中原做生意,獲取了大量財富,將大內氏的家督所在地山口城建設得富麗堂皇,號稱‘西之京都’。
足利義滿頗為眼紅,以修建山莊為名,派人叫大內義弘出錢。
然而,大內義弘一毛不拔,說足利義滿雖然是自己的主君,但自己是個武士,武士對主君的忠誠,隻能在戰場上,而不是在金錢上。
哈哈,這麼一來,足利義滿便下定決心要收拾大內義弘。
那一年,足利義滿叫大內義弘上京見他,大內義弘知道足利義滿要對付自己,就沒去,可足利義滿派人叫了幾次,他不可能不去,否則就是造反。
於是,他就帶了不少兵力去京城,駐紮在城外。
他這麼做,其實跟造反也沒什麼區別。
但足利義滿當時沒想到他會來這麼一手,就不敢與他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