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帖木兒降服東察合台汗國,幾年後征服古波斯一帶,將分裂的伊爾汗國滅了,又掃蕩了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
這時候的帖木兒,野心勃勃,意欲征服天下,扣押多國使者,甚至揚言要征服大明。
他先是擊敗了一個名叫奧斯曼的帝國,俘獲其國王,控製了許多領土,然後集結了數十萬精兵,打算攻打大明,但在進軍途中,死於半道上。
據說永樂皇帝當年得知帖木兒率兵攻來,也做好了準備,要與帖木兒一爭高下,可惜帖木兒竟然死了。
帖木兒死後,帖木兒帝國內亂了一段時間,後來由其四子沙哈魯平定,做了帖木兒帝國的國王。
不過西波斯一帶卻沒能收回來,被兩個王朝,一個叫黑羊,一個叫白羊,給占據去了。
沙哈魯與大明和好,多次派使者到大明京城,由於沙哈魯將國度遷移到了一個名叫哈烈的地方,所以這時候的帖木兒帝國也叫哈烈國。
沙哈魯死後,哈烈國再次內亂,勢力大減。
十年前,哈烈國國王阿布與黑羊王朝國王沙赫聯盟,攻打白羊王朝。
可是,那白羊王朝的國王名叫烏宗哈桑,武力高強,先是擊敗了哈烈國,然後滅掉了黑羊王朝,據有波斯中西部。波斯東部雖然任由哈烈國控製,但勢力卻比不上白羊王朝。
烏宗哈桑想要統一波斯,但白羊王朝西邊的一個國度,就是我先前所說的那個奧斯曼帝國,其第七代君主名叫法提赫,意思就是征服者,能力之大,不在烏宗哈桑之下。
三年前,白羊王朝為了解決後顧之憂,就與奧斯曼帝國打了一仗,結果白羊王朝輸給了奧斯曼帝國,烏宗哈桑的一個兒子還死在了這次戰役當中。
烏宗哈桑無奈之下,隻得與奧斯曼帝國講和。不過他並未放棄統一波斯的野心,派了使者去哈烈國,要哈烈國的國王歸順,不然的話,他便要滅了哈烈國。
哈烈國國王原本是阿布,但哈烈國上次輸給白羊王朝後,這個阿布被白羊王朝俘獲,烏宗哈桑多次勸他歸服,他寧死不從,烏宗哈桑一怒之下,就把他給處死了。
現在的哈烈國國王名叫海塞因,名義上是國王,其實隻能控製哈烈國部分領土,哈烈國其他領土被四個王占據,隨時可以反了海塞因。
古波斯的國教原本是拜火教,但這拜火教自從古波斯被大食國吞並之後,勢力大減,後來還想與古波斯的貴族聯手推翻大食國,早在幾百年前就名存實亡。
至於波斯聖教,早在唐初的時候,就有一個教王不滿教主的領導,率領部分教眾離開古波斯,一路東行,到了西域,另立總壇。
百年之後,波斯聖教傳入回鶻,當時的教主還做了回鶻可汗的師尊,波斯聖教就成為了回鶻汗國國教。隻是後來,回鶻汗國瓦解,波斯聖教隻得退回西域總壇。
回鶻汗國與大唐關係極好,曾接受過大唐的冊封,所以有一段時間,大唐曾允許波斯聖教在中原內地傳教。
但回鶻汗國瓦解後,大唐禁止波斯聖教在內地傳播,將所有教眾遣回西域,隻準在西域傳教。
那一年,波斯聖教總教得知西域波斯聖教勢力頗大,就派了十幾個使者去到西域,說要西域波斯聖教聽令,結果這十幾個使者全被扣留。
波斯聖教總教的教主聽說後,十分震怒,親率大半高手殺入西域。
這一戰令波斯聖教元氣大傷,波斯聖教總教教主負傷而去,身邊隻剩下二十多人,西域波斯聖教也隻剩下幾十人,教主活了幾年也死了。
那教主臨終之前,將教主之位傳給了一個中原人。後來這個中原人就做了明教第一代教主。
明教繼承了波斯聖教的一些東西,但卻大量吸收了中原之學,教眾全是中原人,沒有一個是波斯人。
明教第一代教主在江南境內秘密開設總壇,自稱‘大明尊’,當時正是唐末,教眾不過二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