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有其事?”
“那我就不清楚了。”
“然後呢?”
“多年之後,大癡道人找到了自己的堂兄弟,打算認祖歸宗,於是出資在虞山腳下建造了這座一峰山莊,請堂兄弟代為保管。誰想沒多久,大癡道人就去世了。
忽然有一天,一峰山莊來了個道人,自稱無用師,乃是大癡道人的師弟,說師兄已死,這座一峰山莊就送給了陸莊主的祖上。”
王默說道:“大癡道人確實有個師弟叫無用師,據說《富春山居圖》就是大癡道人送給無用師的。”
“不是據說,而是事實。”唐廣德說道,“我親眼見過《富春山居圖》,上麵有大癡道人留下的墨寶,裏麵有提到無用師。”
“這無用師究竟是什麼人?”王默問道。
“我記得那位高僧說過,他多年前見過無用師。”
“是嗎?多少年前的事?”
“大概一百一二十年前吧。”唐廣德苦笑道,“那位高僧也記不清了,反正據他所說,無用師比大癡道人小十多歲,乃一個高道的弟子,那高道名叫金誌陽……”
“金誌陽?”
“據說這個金誌陽的師父名叫李月溪,而李月溪的師祖名叫李誌常……”
“李誌常?”王默頗為驚訝,“此人不是全真派第七代掌教真人嗎?”
“王先生懂得真多。”唐廣德笑道,“我以前不知道李誌常是誰,直到那位高僧告訴我,我才知道。但據那位高僧所說,金誌陽的師父李月溪,又是另一位高道門下。”
“這位高道是誰?”
“白玉蟾。”
“咦,這位白玉蟾白真人不是全真南宗的五祖嗎?”
唐廣德說道:“我不太清楚全真派的事,我隻知道白玉蟾有個徒孫,收李月溪為徒。所以李月溪既是李誌常的徒孫,又是白玉蟾徒孫的徒弟。
不管如何,這李月溪就是無用師的師祖。
那位高僧說過,他遇到無用師的時候,大癡道人已死,無用師拿著《富春山居圖》要去北京,當時是元朝大都,說是有人請他去做客。
那位高僧提醒無用師路上小心,以防有人盜走《富春山居圖》,無用師認為自己武功高強,就算有人來搶,他也能打退。
豈料幾年後,那位高僧聽說無用師死了,便找到了無用師的一個後人,問出原因。
原來無用師到了元大都後,沒過多久,《富春山居圖》就被人搶走了,無用師受了重傷,一病不起,拖了幾年才死,可以說是死不瞑目。
那位高僧曾打算幫無用師的後人找回《富春山居圖》,但他找了幾年,毫無線索,最後連無用師的後人也不見了。
一百多年後,那位高僧終於找到了《富春山居圖》。
因為時隔多年,無用師後人實在無法找到,那位高僧就要我把《富春山居圖》送來一峰山莊,交給陸莊主代管。
而此老又擔心《富春山居圖》會再次被搶或被盜,於是就有了其他安排,說將來可能會有人要去一峰山莊取走《富春山居圖》,隻要暗號對上,那便是他所說的有緣人,我就可以帶有緣人去一峰山莊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