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猶在耳,那人突然後退不迭,一直退到了其他方格內才停下腳步,麵色赤紅,卻又不敢發作。
王默見了,暗暗吃驚。
這年老女子功力深厚,實是非同小可。
由於年老女子脾氣太過“暴躁”,誰也不敢招惹,除了王默之外,其他人都避之而不及,多數退出了此方格,隻有五人還站在格內。
也就是說,因為年老女子這一鬧,這個方格內的人,總共隻剩下八個,遠比不上其他方格人多。
眼看二更將近,八個方格內的人數,已接近五百之數。
這時,隻見那開門老人,走到其中一個老叟身後,以正常人說話的語聲說道:“太師父,人差不多了。”
“嗯。”那老叟雙目微微一睜,平和卻又深邃,“你走吧。”
“徒孫……”
“無需多言,走。”
“你老保重,三老保重。”
開門老人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竟是離開了四隱莊。
眾人正莫名其妙之際,那老叟忽然站了起來,目放電光,嚇人之際。
“各位有緣人。”老叟說道,“寶匣唯有結成樓珠才能得到,倘若無法結成樓珠,還請不要強求,莫傷了自己。”
王默聽了,甚是迷惑。
什麼樓珠?
寶匣又是什麼?
這四個老叟到底想幹什麼?
“三位師弟,開始吧。”老叟說道。
其他三叟微微點頭,陡然向後滑出,但仍是席地而坐,沒有起來的意思。
隻見那老叟轉身走了三十六步,算準距離,緩緩坐下,麵朝宮心,神色肅然。
其時,四叟坐於中心格內,卻又形成了一個方格,隻是角度不同。
眾人正詫異間,那老叟突然伸手隔空發掌,打在宮心之處,哢哢聲響,像是觸動了什麼機關。
爾後,隻見宮心轉動,光彩流轉,竟是單獨成格,外人根本看不出痕跡。
數息之後,宮心內陷,從底下升出一座寶樓,七層,高約九尺。
“這座寶樓好生漂亮。”那少女低聲叫道。
王默望了她一眼,心想:“寶樓是很漂亮,但終究是死物,比起活物來,那又差了不少。”
“哦。”忽聽那年老女子說道,“我還以為是什麼東西,原來是樓觀派之物。這四個老頭想必是樓觀派的弟子。”
“師父,樓觀派是哪一派?”那少女好奇問道。
“早在兩百多年前,樓觀派就已名存實亡,此派的道士們,都已做了全真道士。”那年老女子說道。
王默聽了,不禁想道:“原來這樓觀派與大道派一樣,被全真派給吸收了。”
驀的,西北角傳來一個聲音,甚是尖銳:“樓觀四老,貴派奉關伊子為祖,開創於秦漢,魏晉南北朝年間壯大,鼎盛於大唐,衰落於兩宋,亡於蒙元,時至今日,隻剩下你們四個,外加一個看門的。我要是你們,與其故弄玄虛,倒不如擇一資質上乘的良徒,將畢生所學傳授給他,日後或許可以複興樓觀派。”
“閣下之言我四人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我四人思前想後,都認為此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