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啞巴開口,少年襲爵(1 / 2)

蒼雲半島,像是一把利劍一樣直接插在瀚青大陸的東北方向。三麵環海,西北方向接北帝草原,西南方向接羅翰帝國。但是中間卻被人字形的神跡山脈隔離開。如不是通往這兩個方向的各有一條商道的話,蒼雲半島也許會被人們遺忘。

作為羅翰帝國和北帝草原東部唯一一條商道的中轉站,作為蒼雲半島唯一一個通往內地的出口必經之地,遺忘之城。他的繁榮早已經隨著神跡商道來往的走商,傳遍了整個瀚青大陸。

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形形色色的種族,在城中你都可以看到。哪怕是相互見麵就廝殺的兩個種族也不敢在遺忘之城胡來,因為一個繁華之地沒有一個強大的武力是守護不了它的,而遺忘之城充分的證明了一點。無論是那些草原遊獵民族還是半島的原住民無不時刻想著怎樣攻陷這個雄偉之城,但是在艾斯覺羅家族的統治下,它依舊屹立了兩百多年不倒。

艾斯覺羅.克烈,羅翰帝國開國三帥之首,他的功績足可以受封一個公國,然而他卻辭掉了羅翰大地賞賜給他的封地,而是隻身一人來到了當初還隻是位於戰爭前線邊緣一個無名要塞,他舉起手中的騎士槍在腳下畫了一條線,對當時的羅翰大帝說:“我要這條線以北,神跡山脈以南。”

當時的那個無名要塞以北雖然有著將近整個帝國五分之一的土地,但是卻是長期位於當地山民各部落的統治之下,多是低矮丘陵之地,長年處於苦寒之中,對於一個新生的帝國並沒有什麼利用價值,況且曆代帝國都沒有征服過這個山民之國。當時的羅翰大帝也許是尊重這個第一功臣,也許是什麼別的原因,欣然允許,並且許他公爵爵位,封地一切官員任免皆有克烈公爵決定,並有征兵之權,組建將軍北府,下轄三軍統管帝國北府一切防區,應對北帝草原和山民的南侵。

這在當時就是裂疆封王了,對於一個權力集中的帝國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但卻並沒有多大的反對之聲,一是那時候的羅翰大帝就是一個說一不二的鐵血獨裁者,沒有人敢質疑這個從一個兵長做起卻殺出一個帝國的帝王,二是當時的艾斯覺羅.克烈元帥的威望還在,不是那個時代的人,是無法理解那時候的克烈元帥威望,史書後來記載有這樣的一句話:功高震主,卻得其善終。

到克烈元帥受封此地的第四年,率領北府軍將帝國北方疆域足足擴充了300多平方公裏。將那些還反抗的山民趕到神跡山脈腳下,也就是在同年克烈元帥發現了神跡商道,和蒼雲半島。在那個通往北帝草原和半島的商道三叉路口建造了遺忘之城。

據說在當時引得朝堂震動,紛紛上言,勸說大帝收回封令。但是大帝不為所動,反而是在太子的帶動下有人上書說,蒼雲半島應屬於帝國。並且派人前去測量半島是否在當時克烈元帥畫的線以南的位置。羅漢大帝得知此事,發雷霆大怒,不僅將派往北疆的官員召回罷免,還將太子禁足一年,此事也間接導致了此後幾年中那件九月流血事件的發生。

自遺忘之城建立之時到現在已經兩百餘年。當時跟隨著克烈元帥的部下也就成為當時的第一代居民,而現在身為先民後裔的遺忘之城的市民是可以免稅的,當然那些市民更是以先民後裔的身份而自豪。克烈家族仍然受人民的愛戴,但是傳到這一代的時候,卻是讓那些愛戴這遺忘之城的人們不僅擔心起來。

因為上代公爵英年早逝,僅留下一個獨子。克烈家族五代人下來幾乎都是一脈單傳,到了第五代也是這樣,如果僅僅是因為這樣還不至於讓人過分的擔心。這一代公爵四歲繼承公爵之位,其母親卻是一個山地部落之女,當初上一代公爵不顧眾人反對娶了一位山地之女,此後也為此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隻留下了一個獨子,卻還是繼承了母親黑發黑瞳,與艾斯覺羅的家族銀發銀瞳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如不是那和其父近乎一樣的麵龐,估計就會有人懷疑到底是不是艾斯覺羅的血脈了。

更要命的是這位年幼的公爵還是一個啞巴,這也就是說,他將無法繼承艾斯覺羅家族的詠法九劍式。因為一個啞巴是無法詠頌法咒的。西北北帝草原的遊獵名族蠢蠢欲動,其腹地那些半島原住民也在暗暗積蓄力量,遺忘之城裏也有人在帝國的支持下似乎要傾覆艾斯覺羅家族的統治,收回建國初期那些特權所造就的龐大財富和地域。就是在這樣一個氛圍下我們的小公爵成長,十二年來曆經無數次“意外”和暗殺終於要在明天舉行成人禮正式接管遺忘之城。而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