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四海一(1 / 2)

在劉昀回來後的第五天,終於開啟了朝會。

劉昀端坐於龍位之上,底下的眾多臣子分站兩邊。

劉昀看著眾人說道“諸位!如今青州已經歸附大半,最多明年,天下即可太平!”

“天佑大漢!”

“如今天下即將安定,朕覺得有些事情要變一變了!”

“請陛下示下!”

“當年黃巾禍亂天下,先帝不得已,重新啟用州牧製,但是州牧製的危害,諸位已經清楚了。

所以朕決定,廢除州牧製,重新啟用刺史製,與民休息!”

“天子聖明!”

“朕欲將現如今的州牧,統統改為州刺史,如今青州刺史還沒落定,諸位可以商量一番!”

底下的人,也開始議論起來,州牧廢除,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不過青州刺史,也是一方大員,確實要好好酌定。

此時劉表出列說道“陛下!荊州蒯越為人機敏,辦事穩重。

臣以為,如今青州剛剛安定,命蒯越為青州刺史,必然可以穩定民心,發展民事!”

“不妥,蒯越常居荊州,而且年歲不小了,青州剛剛穩定,萬般事情,都要刺史親為,蒯越哪裏還有精力!”

“臣覺得,楊修尚可!”

“不妥不妥,楊修雖然有才名,但是執政時間尚淺,一旦青州出了事情,誰能負責!!

河北之地還沒收複,萬一出了岔子,青州被有心人利用,這又該如何?”

劉昀拋出一個青州刺史,底下的人就已經吵吵嚷嚷了。

而且可以看出來,現在這些文臣,已經不是一條心了,派別分的很清楚。

而三公之中,除了劉表發聲以外,其他兩人,就像是沒我在聽到一般,老神在在的站著。

這也可以看出來,劉表底蘊不足,朝堂上沒有一點援護。

此時久不說話的華歆突然站了出來,而隨著他的動作,眾人的目光也隨之看過去。

眾人心中都明白,雖然華歆不是朝堂內位置最高的,但是他在陛下心中的份量,比三公可能還要重!

從年輕意氣風發之時,就跟隨陛下去往南海的艱難之地,多少事情是他為陛下謀劃。

所以如果華歆想要舉薦誰,隻要差不多,陛下應該是會答應的。

劉昀看著華歆出列,笑著說道“子魚先生,要舉薦誰麼?”

“陛下!臣欲舉陸問陸伯武!”

“伯武?”

“陸問?這人是誰?”有些不知道的大臣問道。

“陸問現為揚州會稽太守,其人性格謹慎,胸中有謀略。

會稽之地,世家、山越紛紛擾擾,但是陸問做的一直很不錯。

而且陸問年紀不大,正是年盛力強的時候。

他做郡守已經數年了,做事老辣,若提他為青州刺史,想必定然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華歆朗聲說道。

聽到這裏,眾多朝臣也覺得行,做了好幾年郡守,吳郡還有山越異族,想必平判的事情也做過。

要資曆有資曆,要能力有能力,看起來確實是個好人選。

而且還是華歆親自推薦,朝廷上還有人,從剛才陛下出聲判斷,陛下也是認識此人的。

青州刺史被這樣的人拿去,他們心裏也服氣了。

而劉昀心裏更加滿意,陸問啊,從南海就是跟隨自己的,忠心不用說。

而且他還不是世家之人,用起來沒有那麼多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