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糊的窗戶傳來搖搖曳曳的長明燈火光亮,伴著遠處傳來幾聲銅鑼聲。月色暗淡,一片巨大的夜幕將整個天地籠罩,有種光亮在天際間閃耀,夜晚最暗淡的時辰過去,啟明星預示著黎明的到來。
光影琉璃玉瓦,整齊的宮殿前是一片寬廣的院子,青石上,一個黑色的影子像是一個大酒甕一樣窩在院子的中央,一根拐杖豎起,每當起風,拐杖上的鈴鐺就會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
而這拐杖的主人似乎已經跪著睡著,遠遠的能聽到打鼾的聲音。不時好像還有囈語發出。
宮殿內,暗淡的燭火將兩個人的影子拉的很長,年輕的帝王正在悉心批閱著奏章,朱砂紅筆,安安靜靜。連同他身旁立著的小太監,也是一聲不吭地研墨,一雙細膩的手好像將墨硯當成是孩子,俊俏的臉上帶著幾分欣慰的笑容,默無聲息。
“唉!”年輕的皇帝突然歎口氣,將手中的一本奏折合上,感歎道,“惠河大水,災民的數量一增再增,今年的秋稅尚未入庫,卻要有如此大的一筆開銷,真不知道這錢糧從何而來!”
小太監輕聲用溫柔的語氣道:“皇上,此事不妨留待朝議,讓眾大臣出謀劃策!切莫傷神傷了龍體。”
皇帝歎道:“朝議尚待明日,這救災的事情刻不容緩,小顧,你去將戶部幾個管事的請來,就在這裏商議。”
小太監麵露難色道:“皇上,如今……天色還未明,恐怕……”
皇帝這才意識到尚是黑夜,無奈道:“也罷,留待天明了去召集不遲,莫再打攪了那些大臣的清夢。”伸個懶腰,舒活了一下經絡,問道,“如今是何時辰?”
小太監淡淡一笑道:“早過了五更天,過了仲秋,天要遲些才明。皇上,您又是一夜勞累,何先去閉眼歇息一番。”
皇帝感慨道:“以國為家,朕當國日短,如今天下初定,各地又是災情亂情不斷,江南還有八朝名義上歸附朝廷,卻是各自為政。還有那謀逆的賊相尚未鏟除,怎叫朕安心!”
小太監道:“皇上,臣下不懂這當國之事,隻知道做事要有本錢。皇上您的龍體為國之根本,如今皇上大婚之期臨近,切莫叫太後和未來的皇後為皇上擔心。”
提到太皇後和未來的皇後,年輕皇帝的心像是被觸動,神色哀傷。沉默半晌,眉宇間神色稍轉,豎起耳朵像是在傾聽著什麼,手指了指門外問道:“小顧,那些老家夥退散了嗎?”
小太監一笑道:“回皇上,早些時候隻剩徐國公和昌明侯,昌明侯年老扛不住,兩日兩夜,受了些風寒,也先回了。說是遲些再來。”
皇帝皺眉道:“還真不死心哪,走了再來,以為朕的宮殿是何地,菜市場嗎?小顧,你去給朕看看,剩下那個……老家夥,嗯嗯,是不是還賴著沒走!”
小太監躬身行了一禮,雙手貼著小腹快速挪步到正殿前,剛打開門,“吱嘎”的一聲殿門打開,就好像上好的發條,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皇上,治天下民心為重,得民心以仁孝為先,不可濫殺無辜哇……呼~呼~”
不隻是夢語,還是說完又睡著,風中除了那打鼾聲,便是手杖鈴鐺清脆的鳴響。
不說自明,小太監關上宮門,又回到了皇帝的身旁等候吩咐。皇帝略帶怒意道:“這個老徐,以為他是誰,仗著是皇祖父臨終托孤之臣,又仗著幫朕平定了天下,就喜歡大事小事跟朕作對。”
皇帝發起火來,似要表現自己的怒威將桌上的茶點推翻在地,剛要推,似是覺得餓了,從果盤中拿出茶點吃了兩口,喝了口茶。小太監馬上意識到茶已經涼了,緊忙道:“皇上,臣下這就去給您換熱茶。”
沒想到皇帝毫不在乎地將涼茶喝了幹淨,似是非常舒爽,將桌上的茶點推了推道:“小顧,那老家夥餓了兩日,你去將這果盤送去與他,讓他吃了趕緊滾蛋。還有……”皇帝將自己的披風解下來交給小太監,“把這披風也送去,這老家夥從來都是自詡身強體壯,年紀也不小了也不知道檢點,風流韻事不斷簡直要敗壞超綱,再去弄杯熱茶給他……”
小太監一一應允,笑道:“皇上,您還是很關心徐國公的,為何不應了他……”
皇帝板起臉色道:“治理國家的事情,可是你的身份應該插嘴的嗎?”
小太監趕緊低下頭要跪下磕頭認錯,皇帝手扶起他道:“朕知你份屬無心,這麼多年來你在朕身邊也從不作越界之事。那老家夥冥頑不靈,朕哪是關心他,是怕他凍餓出病來找皇祖母告狀,最不想聽皇祖母嘮嘮叨叨的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