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創富規劃——迅速成為有財一族的黃金法則(2 / 3)

老懷特回答道:“原因就出在向目標邁進的實施進程中。”

“目標進程?”麥基有些疑惑。

“其實,現實與目標之間,有著較遠的路程,並且這段路程是充滿艱辛和挫折的,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實現目標,要腳踏實地地按部就班。在向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要認認真地走。創富也是一樣,需要將通向創富目標的路程分解成一個一個步驟,逐步完成。否則就會落了個失敗的結局。”老懷特解釋道。

財商魔法書: 實現周遊世界夢想的步驟

瑪吉塔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能夠和媽媽一起周遊世界。但是媽媽隻是一個餐廳的服務員,這個夢想好像很難實現。在她13歲的時候,瑪吉塔從一份雜誌上看到,誰在一年內賣出的“女童子軍”甜餅最多,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的兩人環球旅遊。瑪吉塔感到她在未來的一年內有了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但是,目標雖然令人激動,卻還遠遠不夠,要完成這個目標,還需要一個具體的行動計劃。

在媽媽的幫助下,瑪吉塔開始製定計劃。因為要上學,所以瑪吉塔計劃的第一條就是:每天放學後,換上童子軍裝,挨家挨戶敲門推銷甜餅。在推銷的時候,她還想好的推銷的開場白:“您好,我是瑪吉塔,我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夠周遊世界,現在通過銷售‘女童子軍’麵餅就可以為我和媽媽贏得這個機會。您願意買上一打甜餅,幫助我們實現這個夢想嗎?”瑪吉塔為自己製定的第二條計劃是:每個周末的晚上到附近一家電影院門口推銷甜餅,在出發時,她會身穿童子軍裝,推上一輛小推車,上麵有一張醒目的標語:周遊世界。在星期天到附近的企業去推銷甜餅,以求獲得大宗訂單,這是瑪吉塔的第三條計劃。

就這樣,這個13歲的小女孩開始踏上實現目標的征程。在一年的時間裏,她一共賣出了3526盒女童子軍甜餅,去了的比賽的勝利,餅贏得了和媽媽一起周遊世界的機會。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規劃創富的進程就是製定行動的綱領,它指導你如何實現目標。成功者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你事先做好科學規劃,目標容易順利實現:你的科學規劃幫助你發揮潛力和創意。

一般來說,在規劃創富的進程時要注意考慮以下幾個問題:明確自己的目標;對於我自己以及影響目標實現的一切事物的了解程度;擁有實現目標的基本條件;對條件的運用程度。

在到達目標的進程中,有有利條件,也有不利條件,你必須認真分析,做到就長避短。同時你要了解自己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找出限製目標實現的阻礙。然後,針對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製定出實現它們的每一個步驟。

那些成功人士有他們致富規劃設計的方法,主要有五個進程:

進程一:要明確你的致富目標是什麼。

這是你終生所追求的固定目標,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進程二:為實現這項目標著手準備。

在這方麵,職業的選擇就是你所要選擇的重點。職業是一座橋梁,是幫助實現你致富目標的橋梁。你規劃自己的職業的重要性,就像將軍籌劃一場戰役一樣,也像一個足球教練確定一場重要比賽的作戰方案一樣。

進程三:著手規劃你的人生和職業規劃中的具體細節。

有一個詳細的個人發展計劃對你目標的實現是非常有用的。這個計劃可以是一個5年計劃,也可以是一個10年、20年的計劃。它都應該能夠回答如下問題:我要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擁有多少財富?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將給你提供一份有關你自己的短期目標的清單。

進程四:策劃實現目標的途徑。

進程五:行動。

這是所有進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因為良好的動機隻是一個目標得以確立和開始實現的一個條件,隻是致富過程的一小部分而已。如果計劃不轉換成行動,目標也隻能停留在夢想階段。

在實現致富目標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困難,任何的閃失或偏差都會使你遠離你的既定目標。但隻要能在艱難跋涉途中,盡可能少地犯錯誤,按照財富進程一步一步前進,這樣就能盡可能快的達到目標。

傑克調皮地笑著說:“還好我還小,不想馬布裏和麥基哥哥一樣,現在就要開始想著賺大錢了。”

老懷特搖了搖頭,告訴傑克:“你這樣想就錯了。很多人就是因為認為理財是中年人的事,或是以後的事,其實理財能否致富與金錢的多寡或者年齡的大小關係並不是很大,而與時間長短之間的關聯性卻很大。”

麥基也說:“我看過最近一次調查顯示,世界上50萬個百萬富翁中,80%的人年齡超過50歲,他們的財富都是通過連續二三十年的艱苦奮鬥而獲得的。也就是說他們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了創富。”

“對,越早開始行動,就能越早實現致富目標,從而使自己能越早享受致富的成果。而且越早開始投資,獲得利潤的時間越長,所需投入之金額就越少,賺錢就越輕鬆且愉快!很多成功人士的經曆驗證了這一事實。”老懷特肯定道。

財商魔法書:戴爾的創富生涯

29歲的邁克爾·戴爾是美國第四大個人電腦生產商,也是《財富》雜誌所列599家大公司的首腦中最年輕的一個。他雖然年輕便成富豪,但他既沒有巨額遺產,也沒有中六和彩,而是很早就開始投資理財的結果。

十來歲的時候,邁克爾·戴爾就開始了創富生涯:在集郵雜誌上刊登廣告,出售郵票。後來,他用賺來的2000美元買了他的第一台個人電腦。

邁克爾讀高中時,找到了一份為報紙征集新訂戶的工作。他推想新婚的人最有可能成為客戶,於是雇請朋友為他抄錄新近結婚的人的姓名和地址。他將這些資料存入電腦,然後向每一對新婚夫妻發出一封有私人簽名的信,允諾免費贈送報紙兩星期。這次他賺了18萬美元,買了一輛德國寶馬牌汽車。

18歲那年,邁克爾·戴爾進了奧斯丁市的德克薩斯大學。像大多數大學生那樣,他需要自己想辦法賺零用錢。那時候,個人電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凡沒有的人都想買一台,但由於售價太高,許多人買不起。一般人所想要的,是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而又售價低廉的電腦,但市場上沒有。

戴爾心想:“經銷商的經營成本並不高,為什麼要讓他們賺那麼豐厚的利潤?如果由製造商直接賣給用戶那麼不是便宜很多嗎?”戴爾知道,萬國商用機器公司規定,經銷商每月必須提取一定數額的個人電腦,而多數經銷商都無法把貨全部賣掉。他也知道,如果存貨積壓太多,經銷商會損失很大。於是,他按成本價購得經銷商的存貨,然後在自己宿舍加裝配件,改進性能。

這些經過改良的電腦十分受歡迎。戴爾見到市場的需求巨大,於是在當地刊登廣告,以零售價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裝過的電腦。不久,許多商業機構、醫生診所和律師事務所都成了他的顧客。

有一次戴爾放假回家時,他的父母表示擔心他的學習成績。他父母希望他完成學業後再創業,他就覺得如果聽父親的話,就是在放棄一個一生難遇的機會。“我認為我絕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一個月後,他又開始銷售電腦、每月賺5萬多美元。戴爾坦白地告訴父母:“我決定退學,自己開辦公司。”他的目標是和萬國商用機器公司競爭。他父母覺得他太好高騖遠了。但無論他們怎樣勸說,戴爾始終堅持自己的意見。終於,他們達成了協議:他可以在暑假試辦一家電腦公司,如果辦得不成功,到9月就要回學校去讀書。

戴爾拿出全部儲蓄創辦戴爾電腦公司,當時他19歲。他租了一個隻有一間房的辦事處,雇用了第一位雇員——一名28歲的經理,負責處理財務和行政工作。戴爾仍然專門直銷經他改裝的萬國商用機器公司個人電腦。

第一個月營業額便達到18萬美元,第二個月達到265萬美元,不到一年,便每月售出個人電腦1000台。積極推行直銷、按客戶要求裝配電腦、提供退貨還錢以及對故障電腦“保證第二天登門修理”的服務舉措,為戴爾公司贏得了廣闊的市場。在邁克爾·戴爾本應大學畢業的時候,他的公司每年營業額已達7000萬美元。戴爾停止出售改裝電腦,轉為自行設計、生產和銷售自己的電腦。

現在,戴爾電腦公司在全球16個國家設有附屬公司,每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有雇員約5500名。戴爾個人的財產,估計在2.5億到3億美元之間。假如戴爾不從早創業,顯然他是不可能成為當今世界最年輕的富豪的。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被公認為股票投資之神的沃倫·巴菲特,他相信投資的不二法門,是在價錢好的時候,買入公司的股票且長期持有,隻要這些公司有持續良好的業績,就不要把他們的股票賣出。巴菲特從11歲就開始投資股市,今天他之所以能靠投資理財創造出巨大的財富,完全是靠60年的歲月,慢慢地在複利的作用下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