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王根本想說讓大家晚上加班把兩項工程做出來的,可是考慮到山上的環境,再想想有加班的時間,還不如多做幾件商品後,非常識趣的沒有說出剩下的話。

同時,他也在心中感慨起來。

曾幾何時,他們這群人去工地上搬磚,人家工頭都嫌棄他們年紀大,幹活不夠麻利。

現在可倒好,工地上的活,開始瞧不上了。

“你先聯係賣建材的,我問問施工隊和路麵磚的事情,看看其他人知道不。”

“成。”

應了一聲後,王南川掏出手機,撥通了王根給他的電話號碼。

很快,沙子和石子全部敲定,對方會在今天下午將王南川需要的建材用卡車拉到山腳下。

至於把建材從山下往山上搬運的工作,則需要王南川自己想辦法。

“川子,給。”

另外一邊,王根也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通過層層關係,找到了施工隊和地麵磚賣家的電話。

施工隊的負責人是附近村子裏的人,工人也都是和他同村的人,不是很專業,卻非常的實惠。

在得知王南川這裏有兩個大活後,甚至主動降低了價格。

最終,王南川在詢問了幾個叔伯的意見後,以3萬塊錢全包的價格,把兩項工程的全部施工交給了施工隊。

要求給施工隊提了兩個,首先就是要保質,其次就是保證速度。

對方在電話那頭,拍著胸口做出了保證。

甚至還給出了兩年內保修的承諾。

沒辦法,他的施工隊成員,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平時隻能接一些鄉下的小活,基本上遇不到王南川這種大工程。

並且王南川還在溝通中透露出了自己以後還有更大的工程的消息。

他自然樂意和王南川搞好關係。

施工隊和建材搞定,剩下的就是鋪麵磚。

鋪麵磚一般都是城建在使用,私人很少購買,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價格中的水分特別大。

為了不讓自己吃虧上當,王南川在打電話之前,先是打開手機,在某寶上搜索了一下鋪麵磚的價格。

除了價格,王南川對材質和樣式也進行了了解。

功課做的足,談價格的時候就方便了很多。

對方一開始的時候還打算坑王南川,可聽到王南川報出比某寶上還低兩成的價格,又對樣式、材質分析的頭頭是道,同時又表明是自己使用後,立馬說出了最優惠的價格。

就這樣,又一項準備工作完成。

不過這並沒有結束,還有一項準備工作要做,那就是購買木料。

後山上雖然也有木料,但是這些暫時還活著的樹木,並不能滿足王南川建造樓梯和護欄的需求。

如果用它們使用它們,王南川可以毫不懷疑的肯定,用不了多久,樓梯上就會長出樹木的嫩芽。

至於王南川為什麼會選擇用它們來建造木屋,原因也很簡單。

木屋隻是王南川向遊客展示自己技能,吸引粉絲的一種手段,並不是用來常住的,甚至很有可能過段時間就被推倒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