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他的認知中,農家樂是供城裏有錢人在周末節假日吃喝玩樂的地方。

吃的方麵有王南川這個大廚在,他一點都不擔心。

但是這一片荒山,雖然也種的有果樹,可在他看來,一點可玩性都沒有

再說住的事情,村裏各家各戶的情況王根都基本了解,要說平時家裏來個親戚,偶爾住一晚還可以。

想要接待城裏來的客人,根本就沒有這個條件。

“屋子就是用來讓遊客參觀的,還有其他準備。”

看到王根有些好奇,剛好有些累的王南川,直接坐到木料上,開始給王根講解自己的計劃。

視頻賬號現在有將近二十萬的粉絲,這些粉絲中有很多是衝著王南川的木匠手藝來的。

而在這部分粉絲中,因為抖音的推薦功能,有一部分是附近縣區的。

王南川建造完成的木屋和現在製作的家具,就是為這批人準備的。

這些遊客來王家溝遊玩,在自己開車的情況下,可以保證當日往返,所以並不用擔心他們住的問題。

當然,粉絲本人對木質工藝感興趣,他們帶來的人卻不一定。

為了讓粉絲帶來的人玩的開心,王南川計劃等家具做好之後,利用自己的木匠手藝,在周邊打造一些具有古人智慧的小玩意。

“魯班鎖、華容道、七巧板、不倒翁、陀螺,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能成嗎?”

聽到王南川要打造一些小玩意,王根腦子裏立馬就蹦出這些東西。

可是這十幾年親眼目睹了傳統文化凋落的王根,對於這些東西的可玩性並沒有太大的自信。

“咱們做的筆筒不也是老祖宗留下的?”

“對哦!”

一句話就打消了王根顧慮的王南川,笑著繼續說道。

“除了您剛才說的,我們還能做一些現代的東西,比如秋千、蹺蹺板、滑梯什麼的。”

“對了,我記得隔壁趙村不是有個玩木偶戲的,我們還能把他請過來給遊客表演。”

思緒一旦打開,就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不停的往外冒。

“川子,按你說的做,怕是咱們現在的地不能用吧?”

就在王南川興致勃勃的講述時,王根突然潑下了一盆涼水。

王南川家的三畝山地,處在半山腰上,麵積雖然不小,但是整體的坡度至少有二十度。

在三畝山地的旁邊不遠處,倒是有一片還算平整的土地,麵積也足夠大,可是地的主人有些難纏。

“伯,花大爺現在在家幹什麼呀?”

花滿堂,王家村為數不多的外姓人之一,年紀和老太太差不多,據說年輕的時候參加抗美援朝,還立了不小的功。

不過當年動亂的時候,被發配到王家溝。

後來,人家都被平了反,隻有他一直留了下來,就像是被曆史遺忘了一樣。

曆史的對與錯,王南川也不好評價。

他隻知道自己從小就害怕花大爺,除了他那半張在戰火中燒傷的臉之外,還因為他動不動就罵人的習慣。

“能幹啥嗎?養了兩隻牛,平時就是喂喂牛,收拾收拾他這兩畝地的莊稼。”

說起花大爺,王根也是一臉的無奈。

花大爺的年紀和王根的父親差不多大,當年王根還是小夥子的時候,可沒少被花大爺收拾。

“成,我晚上過去看看。”

王南川雖然心裏對花大爺有陰影,但是為了發展,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做出了決定。

“要不讓你五爺去?”

能體會到王南川心情的王根,試探性的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額~也行。”

經過提醒,幡然醒悟的王南川,鬆了一大口氣。

可想象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當傍晚時分,王南川在五爺家對五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後,五爺用一句話擊碎了王南川所有的幻想。

“我去可以,你也必須去!”

“啊?”

王南川心裏想著我要是自己想去,還來找你幹啥,嘴上卻沒敢多說一個字,生怕五爺把自己逐出族譜。

沒辦法,在五爺的威懾下,王南川提著從小賣鋪買來的兩瓶白酒,帶著王牛,乖乖的跟在了五爺的後麵。

由於一生未娶,更沒有晚輩,所以花大爺並沒有住在村子裏,而是住在村東頭山神廟旁邊的一處木屋中,旁邊就是王家溝的墳地。

雖說是從小到大生活的村子,可是大晚上過來,王南川還是感覺自己後背有些發涼。

倒是王牛,這貨不僅不害怕,反而越走越快,最後甚至走到了五爺的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