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鍾青羽(1 / 3)

千雲山的連雲峰高聳入雲,常年白霧繚繞,鳥獸跡絕。

峰腰一古樸建築在上午陽光的照射下從白霧裏顯現出來。

一條已被踏得平滑的石板小道,隱約盤旋於峰上,窄而陡峭得隻能供一人通行,小道邊上並沒有柵欄或鐵索,因常年霧氣彌漫而潮濕冰涼,人走在上麵隻要稍不小心便會跌下那看不到底,隻有一片白霧茫茫的山崖。

這時正有一名年紀約十二三歲的少年提著個食盒健步走在那險道上。

這少年名鍾青羽,是個孤兒,不足滿月便被拋棄在郊野,被千雲山心門的鍾永全外出歸來的途中撿到給帶回來的。

因天資過人,機靈聰敏,且是在六歲多已練出內勁,便被鍾永全收作了義子,掌門賜名鍾青羽,和義父鍾永全學武。

心門是一個傳逾千年的古派,自創派以來一直隱修在深山深處的千雲山內,一直與世無爭,隻是每代亦派出優秀的傳人行走於世,一直以行俠濟世為己任,各代傳人皆在江湖留有美名。

當年鍾隱是靠一身厚實的內勁加上流雲般飄渺無跡的身形劍法稱雄於當世,創立的心派也是勤修此道。但因不是每個人都有過人的資質修得出內勁真氣,所以心門在多代的發展下便延伸出兩層。首層便是幼子集體修心法,練內勁,若體內形成真氣,便由門內好手來挑做徒兒,悉心教導。若到12周歲尚未練出真氣,便隻能分到第二層。第二層的弟子全都由幾位大師傅傳授身形劍法。

而第二層的弟子是怎麼也比不過首層弟子的。

創派祖師爺鍾隱,他那奇妙的內勁真氣和飄渺的身形劍法便是他在連雲峰上悟出的,所以分別稱為連雲內勁和千雲劍。這身形劍法雖精妙,卻需連雲內勁催輔方能成為上乘功法。

首層弟子都是在師傅們指導下,在連雲真氣達到適合的階段才學習千雲劍法,故才能真正的發揮千雲劍法的威力。

不到一個時辰,鍾青羽便從連雲峰上回到了峰下,剛把木食盒放回大廚房,便有一傳喚小童來到身邊,恭敬的道:“青羽哥,掌門和眾長老在議事堂等你,讓你趕緊過去。”

鍾青羽毫無詫異的微笑點頭:“我知道了,這就馬上過去。”心裏又嘀咕:“那麼多年了還是那麼緊張,連雲峰上根本就沒什麼消息傳下來過,可他們還是那麼一如既往的熱情不減。”

雖心有無奈,但還是趕緊整理好著裝快步朝議事堂趕,他可還不敢讓那些老家夥們久等。

議事堂正前方坐著掌門鍾建航,左右兩排坐滿了眾長老,鍾青羽正襟垂首的站在中央,手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一臉謙恭。

掌門鍾建航先出了聲:“上麵有什麼新情況嗎?”

鍾青羽略微恭了下身回到:“一切如常。“

堂內仍舊一片安靜,這回答十多年來從沒變過,實在很難引起眾人的反應了。

鍾建航掌門頓了一下,輕咳一聲後才猶豫而小心的又問道:“你可將我們交代你問的事說與老祖宗們聽?”

猶如春湖被投入了顆小石子般,眾人終於發出了細微的聲響。有口水下咽之聲,有雙手搓揉之聲,有挪換坐姿之聲,皆能感受到眾人的緊張於重視。

鍾青羽抬起了頭來看向掌門,雖目不斜視卻能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並且灼灼的目光裏不僅滿載期盼,也充滿了憧憬和敬畏。

“回掌門,要用原話嗎?”鍾青羽稍有猶豫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