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基礎上進行修訂、增補和後續研究而成的。2005年我有幸考入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並有幸師從恩師龔樸教授。雖然早聞恩師之名,但初見恩師還是在入學麵試的考場上。記得麵試完畢後,他特地叫我到了他的辦公室,臨談話結束時還給我講了一個小故事:

獵人在打獵時發現了一隻野兔,便放出獵狗前去追逐,因為獵狗的速度不亞於野兔,獵人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獲,不久卻發現獵狗垂頭喪氣地回來了。看到獵狗氣喘籲籲,想來它已經“盡力而為”了,但為何沒有追上野兔呢?原來,野兔的逃命定是“竭盡全力”!一個是“盡力而為”,一個是“竭盡全力”,也許努力的程度就差那麼一點點,結果卻截然不同。

我還依稀記得,恩師在講完故事之後注視著我的那種期望神情。我也深深懂得,恩師不嫌我資質愚頓而納入門下,是希望我也能像“野兔”一樣全身心的投入以完成學業。至於我,也許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並在當時的情境下,頓時覺得勇氣倍增,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但僅說了一句“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在隨後的攻博四年並一直到現在,這個故事總是在激勵著我。“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每每遇到困難,我總是不停地問自己:你盡力了麼?你竭盡全力了麼?正是在這樣的外在壓力和內在激勵下,我不斷地克服了一個個難題,完成了博士論文並順利通過了答辯,在相關研究基礎上還成功申請了一個教育部項目。事實上,本書的很多內容也可算上是這個項目的研究成果。

感謝龔老師!不僅僅是我的博士論文飽含著他的心血,博士四年的言傳身教何其多哉!恩師於我所學,不辭辛勞,傾心教導;於我修身,曉之以理,身體力行;於我生計,噓寒問暖,關愛有加。以至於每次見到恩師都有些誠惶誠恐,不敢觸痛他那嚴厲眼光背後的望鐵成鋼之心。恩師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教書育人,春蠶吐絲,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恩師一直保持著一個學者和師者的本色是難為可貴的。恩師對金融衍生產品尤其是對可轉債的定價研究,始終站在了國際前沿,可惜我數理金融基礎不好而未能有效的參與其中,博士論文和本書的研究偏向於公司金融,在內容和方法上恐怕都難以達到恩師的厚望。無論如何,我會銘記恩師的不倦教誨和溫馨叮嚀,並以恩師為榜樣,立於三尺台前,行於桃李園中,兢兢業業,默默耕耘,並不懈努力,不斷進步,以報恩其萬一。

我所就讀的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正如學院標牌上所寫的,是“管理大師的殿堂”,在這裏當一名學生是我一生的榮耀。這裏雲集了許多德才雙馨的老師,我特別感謝其中的夏新平教授、張兆國教授、楊超教授、李楚霖教授、王宗軍教授、王韜教授、劉華教授和薛明皋副教授,我時常不分課內課外、上班下班去討教,各位老師都不厭其煩、悉心細致地為我解答,是他們一點一滴的授業解惑才使我能在財務金融的廣闊天地中迅速成長;這裏同樣薈萃了大量品學兼優的學生,我尤其感謝我的同門及同窗張保柱、李夢玄、黃榮兵、蒙堅玲、嚴也舟、張文龍、高原、何威風、袁春生、楊中華、趙晶晶和邵潔,與他們的每一次學術討論,都是那麼直言不諱、淋漓盡致,不僅給予了我很多靈感,還使我避免了許多彎路。在這裏的四年求學生涯,給了我太多的故事和感動,這份美好的記憶,必將珍藏在我今後的人生航程中,曆久而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