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沒吃飽,一群人依舊洗了飯盒,圍在一起說說笑笑。
即使條件艱苦,環境惡劣,也不改他們樂觀本性。
何柱子帶著人打回水,在劉德誌指揮下,一人提著一條魚,弄得熱火朝天。劉德誌也沒藏私,和大家講解處理魚的技巧和辦法。
大家學得也認真,劉德誌講的都是實打實的秘方。
在地方上不請引保代,不磕頭拜師,沒經過師傅考驗,想學?下輩子吧!
蘇從武也在一旁看著,他這司務長同一般司務長不一樣,人家是灶台上起家,各種拿手菜伸手就來。
他不行,除了想辦法弄吃的,隻會炒點家常小菜,不屬於任何菜係,毒不死人。讓他弄部隊大鍋菜,多半弄得半生不熟,鹽巴紮堆。
一群人一邊學習,一邊弄,花了近二十分鍾,才將魚清理幹淨。
劉德誌又點名讓班裏兩名戰士割草編繩子,除了今晚要吃的魚,其餘全掛在帳篷外晾著。
蘇從武往前湊了湊,雖然仍有腥味兒,但所剩不多,朝劉德誌豎起個大拇指,便掀開帳篷門簾,走了進去。
帳篷裏沒有床,木板也沒有,戰士們將雜草石頭弄幹淨,將混著沙子的泥地平整一番,便將被子整整齊齊排在地上。
估計是剛弄回肉的麵子,戰士們給他把被子放在帳篷最裏麵。
這裏晚上風大,沙子也多,起夜的人進進出出,帶起寒風,睡門簾子旁邊的人一晚上除了吃風喝沙,也別想睡好覺。
隻是戰士們的好意他隻能心領了。
他將被子抱起來,走到門口的位置,又將門口劉德誌的被褥挪到第二個。
不是他清高,非要遭罪受苦,而是官兵一致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一樣被嚴格執行的鐵律。軍官與戰士同宿,軍官睡門口也是傳統。
這時候軍官可以拿高工資,高待遇,本著“血比汗貴”的原則,比地方同級別幹部也高不少。
但遇上事兒,軍官帶頭衝鋒,攻堅克難,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是盡義務,死了也是理所當然。
他要睡最裏麵,要認真追究起來,屬於作風問題,官僚主義,享樂主義。
在這時代部隊裏是絕不容許的,比拿手榴彈炸魚還嚴重。
這時,劉德誌掀開簾子走了進來,瞬間明白了咋回事。
這事兒是他和班裏戰士默許,由張大勇具體操辦。
這兩天相處下來,炊事班眾人發現蘇從武人還不賴,在心裏已經開始接受他。
都是大佬爺們兒,不太會用嘴表達感情,隻想著趁連裏其他人沒來,讓蘇從武睡兩天好覺。
“戰士們是一片好意,我也讓他們胡鬧一回。”一邊說,一邊彎下腰,想要將蘇從武的被子和他的被子調個位置。
“別動了,劉班長,這鬼地方,睡第一個和睡第二個有啥區別?”蘇從武按住劉德誌,製止了他的行為。
“嗬嗬,行,咱們一起睡幾天沙地,話說沙地比木板睡得舒服,不會硌得慌。”這蘇從武隻要不搞事,還是蠻通情達理守規矩的一個人嘛。
“咱得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哦,劉班長。”蘇從武笑嗬嗬的,從兜裏掏出碩果僅存的一包煙,分給劉德誌一支。
他現在控製抽煙數量,實在憋不住了才來上一支,不然斷了精神食糧,他隻能學前輩們去裹樹葉兒枯草。
“這地方真不是人待的,也不知道啥時候能探親寫信,這人一安穩清閑,就容易想家。”劉德誌點燃煙,神情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