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初夏,知了還沒伏在樹上吱吱呀呀,燥熱的氣流也未開始折磨人的那副皮囊。
蘇璃是那時正式結束了學習生涯的,小學到大學,一直成績平平,沒學過壞,也沒學過好,難道是她深受孔子的教誨,隻是時刻恪守著所謂的“中庸”之道。不敢進,也不敢退,教過她的一位仁師說她時常一副不歡不喜的樣子,似霜打的茄子,耷拉著腦袋。還說等畢業了後要去她家看看,到底她家是怎樣的一個生活氛圍,如何能夠叫一個本應該天真無邪的孩子,整天天鬱鬱寡歡。蘇璃高中畢業了之後,考上了一所不入流的大專院校,那位仁師也從此斷了聯係,沒去家訪,也沒“榮幸”去親自見識她的家庭。直到她擺脫自認為囚牢式的學校,那位仁師她也還是沒能見到,聽人說他最後從了政,做了公務員。
蘇璃畢業了之後開啟各種找工作模式,在網上拚命的投簡曆,涉及領域也是相當的廣泛,從店麵導購到最低的飯店服務員,不管自己適不適合,生怕自己被落下落個上受過高等教育卻找不到工作的罪名,終於有一天有家補習班給她打電話,叫她準備一片寫景的文章,和備一堂作文課,說麵試的時候要用,麵試地點離他們家不遠,還是個作文補習班,其實恰好符合自己特長的,她爽快的答應了說是第二天一早會準時參加麵試。記得那次麵試時,蘇璃的爸媽為了給女兒打氣專門還陪她去了,要決定麵試時蘇璃有點動搖了,她突然不想進去了害怕一旦麵試成功,以後每天要麵對各種性格的熊孩子,打不得也罵不得,以自己的暴脾氣,但偶爾也隻能在窩裏橫的人遇見那群聽不懂話任性熊孩子可該怎麼辦,萬一磕磕碰碰了碰到不好說話的家長她該怎樣應付,可最後還是硬著皮進去了。
“你好!我叫蘇璃,今天來麵試的”
接下來的流程都是約定俗成的,給她的麵試的是一個大約30多歲的女人,不說話時還看似是委婉知性的。
“蒽先把麵試信息登記表填了”
蘇璃接過她手裏的表,乖乖的伏在桌上填著。填完很有禮貌的雙手遞上,生怕是那個環節出了紕漏。
麵試的女人接過那個表看了看說“你是今年才畢業的?在學校有沒有過教育方麵的經曆”她沒有抬頭,還是一味地看著那張表,蘇璃就看見她的一雙手生的到是修長。
“沒有過”
“好吧說說你的特長。”
“特長寫作,有愛心,有親和力”蘇璃覺的自己說這話時,有點違心。有愛心倒是沾邊,她喜歡小貓小狗等等好看又不乏可愛的動物,親和力不知道是個什麼鬼。
“行,我了解了,這邊是專門為小學生補習作文的機構,跟我進來,先給我講一課讓我看看。”
蘇璃有點蒙了,她也就是小時候上台讀過課文,那家夥上台之後聲音是自動降低分貝的,每次讀的也是磕磕巴巴,手心滲汗。蘇璃頂著天大的壓力,跟著她進了教室。
那女的走在前麵,將一間教室的門推開,那地方不大還算整齊的排列著十來張小桌子,和自己小時上幼兒園時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