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葬宋
要薑明交出赤紅軍的調度權,這個是政事堂現在所有成員的共同心願,他們以為薑明不知道,自己在進行的北伐,已經陷入了尷尬之中。
由於玉昔帖木兒有心的暫時放棄揚州、襄陽等軍事重鎮,給大宋造成了一個天下無敵的錯覺。揮軍直往北進,一路高奏凱歌。勢如破竹,所向之處,元軍盡作鳥獸散。其土崩瓦解之狀,紛紛龜縮在城池之內,堅守不出。
開始還未感覺到有什麼不妥當,但是隨著日子的長久,就發覺有些不對起來,一路上他們攻取的大部分是小城小鎮,卻沒有真正的攻下什麼大的要點。而且還要分兵駐守,因為就算是攻下了很大的地盤,總是還有幾個釘子式的城池那裏堅守著,玉昔帖木兒充分的利用自己的長處來抑製宋軍的攻勢。
用少量的蒙古人或者女真人來促使漢人守城,而用女真探馬為主的騎兵四處遊弋,當初海都就是這樣讓伯顏也無可奈何的。現在玉昔帖木兒拿來對付大宋的北伐藍軍,也是百試不爽,因為他充分讓善於守城的原宋朝降將守城,而讓蒙古騎兵四處襲擾,這樣一來,北伐軍不但止步於襄陽和揚州等地前進不得,而且就連新攻占之地也是岌岌可危。
因為玉昔帖木兒以騎兵為主,欺負北伐軍既沒有堅城可以駐守,也沒有騎兵的機動快捷,隻是憑借火器之銳利是不可能保持長久的勝利的。而且越往北進,在騎兵的威脅之下,火炮營顯得寸步難行。
要不是元軍一直顧忌大宋.的赤紅水軍,估計早就將揚州等地收回了,因為宋軍在江北根本沒有百姓的基礎,靠著一時的衝勁奪了那麼多的地方,而由於不能有效的抑製元軍騎兵,所以一直沒有派地方行政人員去管理,在加上戰前宣傳力度不夠,等兵臨城下之時,當地的百姓還不知道從哪裏來的兵馬。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之下,很多百姓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你叫他們如何選擇呢?
雖然沒有打過仗,但是陸秀夫等.人以多年的從政經驗上,早就看出此時的尷尬來。他們認為,現在江北最缺少的是兵將,而蒙古人要是知道赤紅軍不會北上支援襄陽和揚州地區時,到時間將會無所顧忌,雖然不至於新收複的大宋失地再次淪陷,但是在騎兵的滋擾下,將會成為江南行朝的另一個心病。
打仗可是一個燒錢的事,大家.都知道,目前,還顯示不出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北伐的狂熱一過,大家再盤點一下國庫和自己的錢箱,那麼就會發現,多年的積蓄已經剩下了薄薄的一層,哪個時候如何向百官和皇上交代,如何向民眾交代呢?
所以借著文天祥和張鈺的事情想薑明發難,快速.的收回赤紅軍的調度權,那麼直接將水軍調至高郵湖、巢湖水域附近策應步軍,也許可以彌補少許沒有騎兵的缺憾,至少可以保證附近不被襲擾,也不用再分兵保護那貴重要命的火炮營了。
除了呂文煥在襄陽附近搞的有聲有色之外,在淮.南之地,大家感受更多的就是壓力。襄陽雖然現在失去了樊城的守望相助,成為了一座孤城,樊城是由於火炮的使用不當,導致了北麵城牆全麵坍塌,沒有幾個月的功夫,是不要想修複起來的。
雖然是孤城,但是由於呂文煥原來就在守護襄.陽達到八年的時間,並且呂家上下守護了襄陽幾十年,呂文煥之降元也是在城內斷糧的情況下,怕蒙古人屠城才做的無奈之舉,在城內百姓的心目中威望頗高。所以暫時不用擔心。
隻是兩淮之地,.確實讓人傷透腦筋,在這種情況下成為了大宋的一個雞肋,按照薑明的理論就是暫時放棄,占領住幾個臨江的據點就好了。那樣的話,代表著北伐還是勝利的,隻是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而已。要不然就算是不斷的往江北增加軍隊,也隻是一種很不明智的,那麼隻會令江南陷入更深的戰爭泥潭。
這些不但薑明通過自己的眼線知道,而且陸秀夫等人心裏同樣的清楚,可他們不願意承認罷了。因為承認了代表著這次北伐的失利,雖然收複了一些地區,卻是為朝廷財政增加了太大的負累。已經引起了一些士族的不滿,再不穩定局勢的話,可能就會導致下至民間、上至皇室對政事堂的不信任。
對於陸秀夫等人的要求,薑明那裏肯答應,失去了赤紅軍,他隻能是任人宰割了,如果陸秀夫等人的所作所為,真的是正確的話,他也不是太在意,但是他們那樣急功近利的表現,已經讓薑明感到十分的不安了。
這樣和他在曆史中了解的陸秀夫越來越遠,他明白,由於長期的權柄所以導致了陸秀夫到底是忠於國家、還是忠於皇室。乃至忠於自己中已經迷失自我,混沌起來。可能陸秀夫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一個心思。
然而,陸秀夫等人此時卻被眼前的急迫感所迷惑,絲毫沒有看出此時大宋潛藏的危機,他不知道大宋此時休養生息十年所積蓄的力量被他正在消耗著,而此時的趙?,也完全繼承了他們趙家的光榮傳統,做了一個逍遙的皇帝,竟然不問世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