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男賓兩位(1 / 2)

此時李天賜全然不知,自己的小命已經在人家手裏攥著了,而他卻在琢磨如何從這兩人的身上多弄些銀子出來。

根據他以往的經驗,大唐讀過書的人都有一股子文人的氣節,向來是吃軟不吃硬。這兩人不論是穿著打扮,還是談吐都像是有學問的人。想要忽悠他們,還是有些難度。

不過,在李天賜看來,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文人嘛,多數自命清高沽名釣譽,實際上一旦玩兒起來,他們比誰都放得開,花樣也最多,事後還立馬當起了聖賢,怪惡心的。

李天賜很有信心拿下他們,不說其他,就一個紅浪漫的水療,連後世見過諸多誘惑的人都扛不住,他不信這倆人還能坐懷不亂。

想到這裏,李天賜的心情不免有些蕩漾。

此時,一群扛著鋤頭的鄉民迎麵走來。

麵對著一群官家老爺,鄉民們並沒有下跪磕頭,隻是慢慢的挪到一邊讓開道路,等李天賜一行人走近了,幾人不約而同的打起了招呼。

為首的漢子看了一眼人群裏的李二等人,笑著打趣道:“喲,李大人,這是又來生意了?”

李天賜佯作不高興,朝那漢子揮了揮手,“瞎說,什麼生意,這是咱們縣的客人。”

聽到兩人的對話,李二恨得牙根兒癢癢,看來這小子不是第一次幹這種攔路搶劫事了。

剛想到這裏,卻見剛才說話的那個漢子放下了肩上的鋤頭,憨頭憨腦的撓著頭,嘴裏一陣感謝。

“咱娘說了,見到李大人一定要好好感謝您。要不是您趕走了蝗蟲,又給咱弄來了糧食,咱一家老小恐怕早就餓死了。”

說起這事兒,李天賜心裏老大的不快,當初他之所以搶商隊弄糧食,就是擔心自己會在災荒年餓死,哪曾想主簿和縣尉會錯了意,以為是他見不得百姓受苦,才冒著殺頭的風險幹了山賊的行當。

他莫名其妙的被人道德綁架了,礙於麵子隻好把弄來的糧食分給了鄉民。自己沒了口糧,繼續帶著人搶商隊,又被鄉民感恩戴德吹捧了一番,結果就是糧食又沒了。

如此反複,他已經記不得搶了多少商隊了。

這次麵對這兩頭大金豬,他下定決心自己獨吞,也就沒打算和漢子多聊,不過麵子工夫還是得做足。

李天賜抖了抖袖子,說道:“說起蝗蟲,本官至今心驚膽寒。想當初,漫天的蝗蟲吞噬了多少莊稼……”

回憶過往,感染了在場的鄉民,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淚。

姍姍來遲的縣尉王淦不知道從哪裏冒了出來,接過了李天賜的話茬繼續道:“當時李大人府邸的房頂都被快被蝗蟲掀了,晾在外麵的衣裳也被蝗蟲啃了好幾個大洞。可盡管如此,李大人還是每天餓著肚子帶領大家驅趕蝗蟲。現在蝗蟲是跑了,可李大人家的房頂,至今還沒有一片瓦,看著都讓人恓惶。”

李天賜都驚了,轉頭看向王淦。

又來?你又想幹什麼?你每次這麼吹我,我都很慌啊!

豈料鄉民們聽到這番話,紛紛表示日後不需要縣令大人接濟了,回去就組織人給大人捐瓦片。

李天賜都快哭了,心道這種隻出不進的日子總算是到頭了,他終於要迎來心心念念的躺平生活了。

李二自然不會知道李天賜的真實想法,但他從剛才的幾番對話中,品出了幾分味道。

他自然看得出這些鄉民不是在作秀,而是真心實意在感謝李天賜。

如此說來,這李天賜似乎也並沒有他想得那樣罪大惡極,至少在麵對蝗災的時候親力親為,為鄉民弄來了口糧。

想想去年各州府上報的災民死亡人數,再對比下裏水縣的情況,高下立判。

雖然李天賜劫奪商隊是為不法,但出發點乃是賑濟災民,也算是權宜之計,李二倒也沒有先前那般生氣了。

隻不過,災情已經過去,他仍幹著攔路搶奪的勾當,也不知是否還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