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參考文獻(1)(2 / 3)

47.韓軍、楊永剛,保險經紀人製度的發展策略分析,保險研究,2001(5)

48.胡維波,金融監管的理論綜述,當代財經,2004(3)

49.江生忠、朱威至、陳佳,保險保障基金製度的國際比較與借鑒,保險研究,2008(10)

50.蔣二波,危機考驗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當代金融家,2009(10)

51.景進、姚眾誌,淺議保險內控預警指標體係,保險研究,1999(11)

52.李永軍,從契約自由原則的基礎看其在現代合同法上的地位,比較法研究,2002(4)

53.李雋瓊,波士頓谘詢:國內壽險商麵臨淘汰危險,北京晨報,2003-3-11

54.李維安、曹廷求,保險公司治理—理論模式與我國的改革,保險研究,2005(4)

55.李樹利,淺析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機製,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09(6)

56.李利、許崇苗,新《保險法》對消費者利益的保護,保險研究,2009(5)

57.李鴻敏,庹國柱,日本保險行業協會的發展模式及其啟示,保險研究,2009(10)

58.李成,金融監管理論的發展演進以及展望,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8(7)

59.李喜梅,論保險消費者的權益及其保護,中國保險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2)

60.劉美玉,基於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的保險公司治理研究,保險研究,2008(9)

61.劉連生,美國保險監管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現代財經.2004(8)

62.劉連生,論保單持有人最後一道安全屏障:保險保障基金,現代財經,2006(7)

63.劉京生,加強新形勢下的保險公司內控製度建設,中國金融半月刊,2003(3)

64.劉影、黃雲飛,格式合同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北京商學院學報,2000(2)

65.林田,商業保險欺詐行為淺析,西南金融,2002(11)

66.羅忠敏,論輿論監督在保險誠信建設中的作用,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05(10)

67.羅開位、連建輝,商業銀行治理:一個新的解釋框架——商業銀行“契約型”治理的經濟學分析,金融研究,2004(1)

68.呂玉芹,論公司的債權人治理,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6)

69.梁忻,保護保單持有人的利益加強保險公司治理,中國企業報,2005-6-13

70.明俊,國外消費者權益保護,團結,2006(5)

71.秦德君,關於製度設計的思想論辯,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72.孫蓉,中國保險業誠信缺失的製度分析,保險研究,2003(9)

73.蘇永欽,消費者保護法——一個新法域的誕生?政大法學評論,第二十三期

74.沈曉倩,消費者權利芻議,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3)

75.尚曉陽,三大上市保險公司投資收益飆升,成就靚麗年報,中國證券報,2007-4-23

76.史劍,德國保險監管機製的借鑒與啟示,福建金融,2009(10)

77.唐雲華,國際消費者運動“三部曲”,北京工商管理,2002(3)

78.唐英,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與債權人利益保護之淺析,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6)第3期

79.王洪棟,保險監管與保險公司治理理念,中國保險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2)

80.王遠明、唐英,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主體和形式選擇及大會製度,求索,2007(1)

81.吳洪,保險公司治理模式及其選擇,上海保險,2008(10)

82.吳凡,保險理賠難仍是投訴熱點,深圳特區報,2010-3-12

83.金誌剛,保險業務員代填表格出錯,客戶近萬保險金飛掉,新民晚報,2003-11-1

84.謝玉梅,一個新視角:代表假說與銀行監管,經濟學研究,2004(9)

85.許閑、高淩傑,德國禁止保險代理人無預約上門推銷,中國保險報,2007-11-26

86.許莉,英美對保單持有人的利益保護比較,上海保險,2003(11)

87.肖和保,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國際走向—兼論我國保險消費者保護的不足與改善,消費經濟,2009(8)

88.姚新華,契約自由論,比較法研究,1997(1)

89.遊桂雲、孫旭峰,基於保險公司經營和治理的獨特性引發的思考,濟南金融,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