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城市化的深入發展是中國未來50年發展的核心主題之一。智能城市建設是中國當前麵臨的挑戰與機遇的彙聚點,是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彙聚的平台。而且,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路徑與方式,肯定與西方城市有所不同。因此,中國的城市領導們急需探索出一條屬於中國自己的智能城市建設之路。

中國信息化正在向深度發展之中。誠如本書所指出的,從信息技術的發展看,信息化已進入智能化的發展階段。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將為城市發展模式帶來嶄新的變化。這個過程中已呈現出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若幹重要技術特征,這些特征被用於城市中的智慧醫療、智能交通、智能建築等各種智能係統,可以有效地促進和深化其建設的實施。而智能城市不僅是這些建設的總和,其本質是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之間的彼此互動、融合與深入。它既能推動開發新興的應用服務市場與商業模式,也能推動本地經濟發展,並為改善民生提供新空間和新前景,是新型城市化發展的好抓手。因此,中國智能城市建設的總目標是促進城市又好又快地巧妙發展。

毛光烈同誌具備豐富的地方政府領導工作實踐經驗,包括曾經長期擔任縣級市、地級市和副省級城市的市長經曆,積累了有關政府服務與城市運營管理的豐富經驗,從2010年年初起,就率先在寧波市進行了一係列智能城市建設的探索活動,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智能發展需要“城市領導的視野”。毛光烈同誌從現代城市治理者的獨特視角,探討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方麵麵,比較係統地提出了一套智能城市建設方法,既涵蓋了智能城市規劃的頂層設計,又設計了建設推進的計劃和操作辦法。例如書中提到的部省間“3+X”推進模式、由政府推動在若幹部門和城市進行的示範試點建設項目、標準建設的引領、體製機製創新和管理與製度創新、市場化的專業公司運作等,都體現了一位省級政府領導對其分管工作謀篇布局的戰略思考和務實推進的縝密規劃。

毛光烈同誌長期主管信息化工作,深感智能城市建設中,從海量的業務數據裏提取信息,並轉化為知識和智能,進而提升決策水平或決策效率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因而嚐試把商務智能的要素(包括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數據挖掘和數據可視化等)、雲計算服務模式等技術支撐概念引入到了智能城市,並通過“智慧安居”示範試點案例進行了分析和闡述。這些論述,對人們普遍關心的智能城市建設中“智能”內涵的展現,具有積極的探索意義。

本書也提出了若幹前瞻性議題,例如智能城市項目中的標準建設和引領問題,這需要國家和行業層麵進行統一部署和推進。

現在,城市智能化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中國智能城市建設的探索需要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指導。因此,在中國工程院立項研究城市智能化的《中國智能城市建設與推進戰略研究》項目中,我們聘請了毛光烈同誌擔任課題組副組長,這在工程院的谘詢研究中開了先例。工程院非常珍視國內各級城市領導者對智能城市建設的洞察,歡迎他們提出有價值的思想和頂層設計的建議,以“城市領導的視野”對智能城市建設進行理論探索和方法創新。本書正是這方麵的一項領先的實踐嚐試。我們既期待浙江省建設智能城市的碩果累累和人才輩出,期待未來對其成功實踐的總結分享和理論提升,也希望工程院牽頭的這個項目,能與國內各典型智能城市的項目對口合作,並提供高端的智力支持。

毛光烈同誌的這本研究著作,視角獨特而鮮明,論述係統而清晰。相信閱讀之後不僅能給人許多有益的啟示,還能激起城市領導強烈的共鳴。我真誠地向關注智能城市建設的各界讀者推薦此書。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12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