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卯時,南書房內。
“各位臣工,閩浙的事就這麼辦了吧。眼下朕又有個東西給諸位愛卿瞧瞧。”議完了南方的事,康熙帝這才從袖內取去了絲絹筆。
“恩?這個是什麼?莫不是宮裏哪個女子所做?”看著康熙帝從袖內取出個用絲綢包裹的小物什,佟國維想道道。
康熙帝也不多言,從書案上取出張弘曆的作業,連同手中的筆一起交給了幾位大臣。
“聖上,這些個字是用這個寫的?”
“恩,是用這個寫的。這個筆叫絲絹筆,用此筆寫字時,無須沾墨,而且做工也簡單,可以大量生產。”康熙帝說道。
“哦?有這等事?那這可是好寶貝啊!天下的讀書人,有了此筆,就方便多了。”張閣老說道。
“聖上莫非是想讓朝廷來督辦此事?”
“嗬嗬,朕正有此意。諸位愛卿,你們看看這個。”說罷,康熙帝將昨日十三爺傳上的手稿遞給了幾位大臣。
“的確很細致了。隻是朝廷與民爭利,有傷風化吧。再說了筆墨乃聖人之器,文人自來好風骨,若是這般行事必引起爭議了!”
“此事朕也仔細斟酌過,朝廷要想辦事,就得要有銀子。有了銀子,朕才能給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朕認為朝廷若是實行此條例,在保護了商家利益的同時,也給百姓帶來了好處。所有的商人都能遵守此條例,百姓們也不會再受到商人的盤剝。至於讀書人,當他們能用上這種又方便又便宜的筆時,他們就不會有所怨言了。朕還想日後的科考就用此筆來答卷,這樣就不怕讀書人不用了。”
“若真是如此,老臣也覺得此事可行。”
“臣等附議。”
“你們各自回府寫個折子出來,再和刑部研究下典法之事,明日早朝再議此事吧。”
早朝之後,幾位大臣各拿著康熙帝賞賜的絲絹筆回府了。
一等公,佟國維府上。
“父親,您今日怎滴這個時辰就回府了?”問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史書上介紹的唯一一個宣讀康熙帝遺旨的王大臣——隆科多。
“三兒,近日你在宮裏當差沒聽到什麼言語嗎?”
“近日?是有些小事。父親,您怎麼關心起這個了?”
當下佟國維將今日南書房之事與隆科多說道了一番。“如今聖上要我等寫個折子遞上去,為父不知道該如何寫呐!”
“哦,阿瑪無須擔憂了。此事咱們隻管聽憑聖斷就是了。萬歲爺給你們瞧的這些個字怕是小阿哥寫的……”
“恩,小阿哥?是弘曆的字?你確定了?”
隆科多就將近日在宮中所探知的消息一一告訴了他的阿瑪。
“恩,為父有些頭緒了。三兒,你現在就去十三爺府上,該給四爺示個好了。另外探探十三爺的口風,速去速回吧。”
“阿瑪,兒子有些不明白了!”
“嗬嗬,你啊,還是嫩了些!你想呐,聖上既然都拿準的事了,為何還要我等再議?聖上不願擔這風險,畢竟這個天底下最難辦的就是讀書人,聖上要顧全自己啊!”
“兒子也能想到這點,隻是兒子想不明白的就是阿瑪為什麼要攬到自己身上?”
“嗬嗬,為父夠身份了!想我佟家一門兩後,曆代忠良。我佟國維乃當朝國舅,位極人臣,一等公大學士。如今這事聖上不願擔當,隻有我來了。
”
“可是,阿瑪你……”
“阿瑪有分寸的,隻要佟家的權勢還在,阿瑪一個人失位了又能如何?阿瑪都七十多了,就算沒這事,阿瑪也該請退了。這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啊,此事辦好了,不僅是當今聖上滿意,就是後繼的兩位君主也不會忘了我們佟家啊!”佟國維打斷了隆科多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