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城東北二百裏的樂陵港。這兒本身是一個漁村,後來商業發達了,這兒就多了一些商船做買賣。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小形海港。不過一直以來都沒有多大的擴張,全個港口占地不過幾百裏,組常來往的商船不超過一百艘,而且隻是很少的商船而已,比較大的船隻有幾艘。反而漁船就有幾千隻,大多隻是近海網魚,大慨是二十尺長左右。這兒的人多數都是捕魚為主,我們的主角,林浪思,出身的家庭也不例外。全個樂陵港大慨有六千人左右,不過由於海盜猖獗,帝國在這兒駐守了二千水軍,而正常的士兵隻有四百多名,全部是這兒土生土長的百姓。
林浪思自少父母因出海捕魚,因遇海賊而被殺。幸好父母生前好友丁良治收留了他,與跟浪思少一歲的兒子,丁長生,一起生活。浪思父母死時家中還剩不少錢,加上丁良治夫婦愛他如子一樣,生活完全不成問題。浪思比較好學,自少喜歡讀書,特別喜歡一些兵法,治國等學識,有時也很喜歡跟養父母一起出海,享受大海的寧靜。丁長生天生一股蠻力,喜歡跟人家打架。不過他不是拳頭大無頭腦的人,隻是比起他哥哥差很遠吧。有著一個這麼喜歡打架的弟弟,浪思自然免不了受罪,自少就被長生修理修理。久而久之氣力也長得不錯,可惜的是樂陵港沒有好的武術導師,否則長生肯定可以成為一員好戰將。浪思其實打起架來也不差,隻是比起弟弟則不是一個層次吧了。兩兄弟感情很好,不過丁長生並不服氣自己為弟弟,因為浪思打不過他,隻是比他年長幾個月吧。
在明王帝國多年來安隱的統治下,因為皇帝的駕崩,令全個帝國四分五裂。表麵上還是年僅七歲的新皇統治,實際上諸侯而關起來做土皇帝。這些諸侯經常互相討伐,令百姓生活漸走下坡。昔日大漢民族的強盛,再也不能在大中華土地上看到了。自明王統一全國三百年來,皇帝都可以有效的製止紛爭,皇帝擁有無上的權力,可惜現下的明德王隻得七歲,令這個帝國原本很多的問題全部表麵化了。各地節度使,太守,將軍全都擁兵自重,對中央朝廷是陽奉陰違,亂世,又來了。
明王曆343年,林浪思十三歲。如此年紀的人該是天真無憂的年齡。可是他自少就很憂國憂民,時常提出一些對現行朝廷的不滿,可是沒有多少人理會他。唯一的弟弟對這些東西沒有興趣,也沒有對哥哥給予應該的尊敬,當二言不合,便用拳頭來說話。雖然如此,兩兄弟之間感情沒有什麼不好,經常是如此玩玩鬧鬧的。不過,在這年開始,發生了一件事,一件在其它人眼中毫不起眼的事,卻令長生死心塌地承認了浪思為兄長。在他倆一生中,無論發生什麼事,丁長生都對自己大哥沒有任何懷疑,大哥命令自己的事,他從沒有質疑半句,默默的在浪思身邊。長生除了有時會跟大哥提些意見,跟人打架而忘了自己父親姓什麼外,其它時候都站在大哥身邊。往後,有不少林浪思的對手想策反丁長生,都隻有一個下場,死!!!!
這天林浪思隨著養父母捕魚回家,卻不見了丁長生。幾天沒有回家的丁良治也不以為然,可是待有人報告他被抓去了監獄後,才知事態嚴重。原來丁長生又在街頭跟人打架,一向很有分吋的他,最多隻是修理一頓而已,絕不會打得人家重傷。不過他今天打架的對象是樂陵港水軍副統之兒子,當然是打羸了,也沒令對方受傷。不過對方不知好歹,找來幾個水軍來找隻得十二歲的丁長生報複。吃驚的是,幾個正規軍人也打不過丁長生,那副統兒子咽不下這口氣,竟然拔刀刺向長生。長生憤怒起來,便狠狠的打了他一頓。那副統兒子沒出息得回家哭訴,於是那副統便要求樂陵港的縣令抓起丁長生。樂陵港的縣令名叫宋永祥,原本也是水軍一員,跟那副統是舊同僚。因為朝廷撤換水軍,而到這港口當縣令。他今年三十一歲,十分喜好坐船出海的感覺,自被調到當縣令後,有些心灰意冷,很懷念當水軍的日子。他不是胡塗人,怎麼看都知道是那副統兒子的錯,可是對方是軍隊,加上又是故人,不敢得罪。於是便將隻有十二歲的丁長生關起來。
丁良治自然跑到宋永祥那兒求請,可宋永祥不敢放人,隻說關他一年懲戒一下,不過他保證長生不會有事。丁良治好話說盡也不見效,隻好愁眉苦臉回家找浪思求救。自少浪思就有不少鬼主意,令養父母哭笑不得,不過今次浪思的聰明就很有價值了。浪思當然不會放下自己兄弟不管,思索了半天後離開了家,到夜晚才回來,浪思回家後,第一句就說隻要有十兩銀,就保證長生一個月內回來。丁良治半信半疑,不過還是交了十兩銀子給他。接下來的半個月,浪思的行徑令他很納悶。浪思每天早上都會從他手中拿走幾條不同的魚,到了日落才回家,還買了不少書回來。(還沒發明紙,隻是竹簡而已)丁良治看過那些書,都是一些曆史記載和哄小孩子的書,他還偷偷的找賣書的問,確定是浪思買的,心中的疑問慢慢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