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師越想越生氣,他開始仇視起羅老師來。不僅在學生麵前說羅老師的一些壞話,更是經常有意無意地向校領導指責羅老師的某些“缺點”,說他經常喜歡拖堂,還不時地強調學習語文沒有用處,隻有數學才是最重要的課程。更甚者,趙老師還當著校領導的麵朝羅老師抱怨道:“你不要在學生麵前說隻要學數學不用學語文,耽誤了學生你負得起責任嗎?更不要詆毀我!”
羅老師麵對趙老師的無理取鬧,一開始很是憤怒,心想著趙老師為什麼給自己扣上這些莫須有的罪名。但是他轉念又想,既然是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若是把關係鬧僵,對誰都不是件好事。盡管趙老師的小動作仍然不斷,但幾個月後,羅老師還是坐上了教務處主任的位置。趙老師雖然心裏悶恨,但無奈也隻能“碎牙裏吞”。
【評析】
趙老師這樣的人在職場中可謂是常見,他們經常把自己的不如意歸咎於競爭對手身上,卻不在自己身上找出缺點。盡管你是正人君子,問心無愧,可麵對這樣的無理指責時,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處理呢?若羅老師當著校領導的麵和趙老師大聲理論,即便他有理,卻不免給校領導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而且和趙老師的關係將會徹底破裂。這樣一來,不僅給自己的形象抹黑,也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得不償失。畢竟,當你和一個瘋子爭吵時,別人會弄不明白究竟你是瘋子還是對方是瘋子。
相反,羅老師以平靜地心態處理著趙老師的無理取鬧,一方麵顯得大度,有理有節;另一方麵,也是磨練著自己的心境,使自己在麵對不平時能夠更加淡然處之。如果學校裏的老師發生矛盾,最受傷的便是學生。他們在無形中承擔著老師們矛盾的犧牲品。而在任何企業裏,員工之間的矛盾損害的卻是公司的利益。羅老師的升職不無道理,他的淡定讓自己的品行得到肯定,趙老師恰恰做了一次典型的反麵教材。更重要的是,由於羅老師的淡定處事,平息了矛盾的爆發,給5C班創作了和諧的教學環境,這也是領導和家長最願意看到的畫麵。
淡定地處事,不僅讓他工作環境更為和諧,也為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可謂利人利己。和諧是國家、企業發展之本,而淡定則是和諧最基本的處理辦法。雖然廣泛,卻不得不重視。
3.a)抱怨著,迷茫著
步入職場的80後男女,麵對突然轉換的角色,大部分會出現迷茫的感覺。他們會經常質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每天幹著重複、無聊的工作,拿著微薄的薪水。將來我會怎麼樣啊?”或者,有些心存理想的有誌青年,被繁瑣的工作消磨得毫無激情,他們總是感傷道:“我的理想啊!為什麼理想和現實總是那麼遙遠?難道就這樣過一輩子,回想當年的我,是多麼的有理想有激情,可現在,唉!原來真的老了。”
回到從前重新活過,在現在的科技水平下顯然是不可能實現,而對過去犯下的錯誤諸多抱怨更是無濟於事。人一旦很後悔自己的過去,但又不去積極改正,而是一味的埋怨。如果經常如此,隻會令自己陷入不知所措的惡性循環中。我們應該對自己走過的路做出總結,但不能沉迷於對此進行無休止的抱怨卻不去思考眼前的路。否則,今天又會成為明天的過去,這樣日複一日,隻能讓自己更加的迷茫、痛苦。而不停地抱怨現在的工作,總想著下一個也許會更好。往往如此的人,難免心浮氣躁,隻要在工作中碰到稍許不如意之處,便拍拍屁股走人。心裏還念叨著:“什麼破工作,我不稀罕。”可當你走過一段路回頭張望時,卻發現自己一無所獲。什麼行業都沾過邊,什麼行業都不精通,前途更是霧裏看花,模糊不堪。
【案例】
馬克是新澤西州的一名律師,雖然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但他卻一點都不開心。他從小就想當一名職業攝影師,向往著無拘無束的自在生活。上大學時他被強勢的父親要挾如果不選法律專業便再也不負擔他任何學習和生活的費用,生性懦弱的馬克隻能勉為其難聽從父親的指示。但工作以來馬克時刻都想擺脫這樣的困境,他每天麵對厚厚的卷宗、資料苦不堪言。
可現實的壓力卻讓馬克不得不繼續下去,他總是在心裏抱怨著父親,甚至不給父親打電話。不僅如此,他經常偷偷地將資料燒毀,事後卻又隻得重新搜集。馬克漸漸痛恨法庭,看著卷宗就有種將其撕毀的衝動。他每天都幻想著藍天、白雲,自己用照相機自由自在地記錄著這些美好的畫麵。現實與理想的衝突時刻在他的腦海裏激烈地碰撞著,但馬克卻不敢斷然將工作辭掉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他隻能在心裏咒罵著這份工作,咒罵著當初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