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謝氏兄弟(1 / 2)

謝謙靜靜的站在堂前,冷眼看著不遠處口若懸河的大哥,嘴角卻露出了一抹無奈的苦笑:“穿越就穿越吧,怎麼還攤上爭鬥家產這種狗血的劇情。”

徳湖謝家在常州府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單單是萬曆一朝,謝家便出了一位舉人,十三位秀才老爺。而謝謙的父親謝仲道謝老爺子正是這十三位秀才之一。

老爺子出身家族正房,頗有錢財,故而自幼便工讀詩書,而他也十分爭氣,年僅十六歲便考取了秀才,成為徳湖縣的一名稟生。一時間,在謝家之中,謝仲道的名聲那是傳遍了開來。

然而,時運倒轉,謝老爺子自第一次參加鄉試後,便是接連六次落第。而這鄉試每三年一考,十八年光陰易逝,回首蹉跎。此時,原本富裕的家中卻已是家徒四壁。

而老爺子雖是稟生,每月能領取俸祿,但明朝官員俸祿,那是出了名的少,這秀才也不可能會有多少。這些年,若非妻子操持,隻怕昔年病重時,早已一命嗚呼。故而謝老爺子心中對此本就心懷歉疚,又在妻子娘家受了閑氣,一怒之下改行做生意去了。

大抵也是命運使然。謝老爺子科舉屢試不第,但做生意卻混的風生水起,不幾年功夫,就積攢下了萬貫家財。

家境是富裕了,老爺子卻又有了心病。老爺子昔年做秀才時,常年呆在書房之中,體弱多病,膝下一直無子。那謝夫人也是賢惠之妻,主動為謝老爺子納妾。沒過多久,小妾就誕下了一子,也即是謝謙此時的大哥謝啟年。

本來按謝老爺子的意思,謝謙這位大哥是要交給謝夫人抱養的,但老爺子耐不住小妾苦求,謝夫人亦是心軟,就這麼拖了下來。而出乎意料的是,謝夫人竟而鬼使神差地懷了孕,生下了謝謙。但謝夫人卻因大齡產子而落下的病根,沒過幾年,就撒手而去。

謝老爺子晚年得子,一門心思都寄托在了謝謙的身上,希望他日後能高中進士,自幼便親自教他讀書識字,而那些個兒生意交給了漸漸長大的謝啟年。

但老爺子年紀始終老了,前段時間,偶感風寒,就一直這麼拖了下來,臥病在床,沒什麼時間照顧謝謙。然而,就在昨天,老爺子卻驚聞噩耗——幼子謝謙失足掉入井中,救起來時,已經死去,一時痰卡住了脖子,沒喘過氣來,逝世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謝謙也正恰好穿越了過來。

融合了那個被自己穿越的幼童的記憶,謝謙心中當然清楚,他哪裏是失足掉落井中,分明就是被這位大哥算計,派人給推下去的。

得見謝謙死而複生,謝啟年心中自然大是焦急,他是妾室所生,而像謝家這般大家族,萬一謝謙要爭這家產,隻需請出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他半點戲都沒有。更何況老爺子是否留下遺囑在謝謙手中,他心中更是沒底。

故而老爺子剛剛安葬後,謝啟年立刻忍耐不住,打算先趁謝謙年幼,先分了家再說。畢竟謝謙此時不過七歲年紀,家中生意等,他一幼童,豈能照顧得了?

待得謝啟年滔滔說完自己的理由,一位五六十歲模樣的老者輕輕咳嗽了一聲,看了一眼身旁的幾位老人,目光又落到了謝謙的身上,緩緩的道:“謙兒啊,你年紀尚幼,難以獨立支撐家中生意,我看你大哥說的也有道理。不過,按照我的意思呢,這生意不妨就交給你大哥打理,由你大哥負責你的起居錢財用度,你一人安心在家讀書,日後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才是正途。你看如何?”

說話這位五十多歲的老者叫做謝正剛,是謝謙的六伯,亦是謝家萬曆朝唯一的舉人。中了舉,也就意味著一隻腳踏入了仕途,也算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身份地位,與謝謙的父親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簡單而言,就好似儒林外史中的範進一般,中舉之前,挨窮受凍,也時常被人譏諷。但中舉之後,親戚鄰裏都不斷奉承,就連同縣名流亦來巴結交好,而張鄉紳更是直接,送金送銀送房子。

而謝謙六伯謝正剛的命運卻也沒有範進這般坎坷,三十餘歲中了舉人,沒過幾年便被任命為了臨縣縣學的學正。對於謝謙家中這些財產,自然是不大看得上眼。

從本心上來說,謝正剛倒還是偏向於謝謙的,謝老爺子讓謝啟年打理生意的事情,他也清楚一二。但無論如何,謝啟年始終是妾室所生。不過他的思想也同那範進一般,都是熱衷科舉之人。

在他看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謝謙從小便聰穎,自然應當認真讀書,考取功名。若是真的分了家,他一七歲幼童,又豈能真懂得那些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