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下了幾天幾夜的雪。
顧隨安來英國分公司處理公事,軟磨硬泡讓蘇意陪著自己。事實證明蘇意這個中國胃適應不了各種各樣化的馬鈴薯,來這的第二天腸胃就鬧不舒服。
她讓顧隨安安心去處理公事,自己慢悠悠閑逛在倫敦的街頭。
似乎命運的齒輪轉動著,她來到了大英博物館門前。
沒有一個中國人能風輕雲淡的離開這個地方!
仿佛看到一個個流浪的孩童在向她招手,訴說著不能回家的無奈。
裏麵隨處都是中國的寶物,參觀人掩飾不住的驚歎,讚賞。
這裏的每一件中國寶物都證明著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慈溪的鳳袍,嘉慶帝的龍袍,清朝的地圖,晚清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的試卷,遼三彩羅漢,敦煌壁畫,女史箴圖,還有上百件玉器瓷器………
蘇意和許多中國遊子一樣,在這些沉默的“家人”麵前熱淚盈眶。
到底還要多少年,才能讓他們回家。
蘇意拍了許多照片發在微博上,並附上一句話:關於曆史的印記,無論是輝煌還是恥辱,我都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它。這些絕世珍寶,不應該隻出現在別國博物館的櫥窗裏,更應該存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相信早晚有一天,我們能來接他們回家!
微博不到半小時被幾萬人轉載,評論下方清一色的“國人努力,振奮向上,落後就要挨打”。
晚上成功拿下合同的顧總明顯感覺到老婆的性子不佳,他擁著她慢慢安撫她的壞情緒。
下午的微博顧隨安也看到了,他理解蘇意,也明白這是一個短時間不能實現的難題。
第二天帝國理工大學的人仍不死心想請蘇意去學校傳道授業解惑,她想了想欣然前往。
可容納幾千人的大禮堂,蘇意看到了很多黑發黃皮膚的人兒。
她站在主講台上以專業的態度講解著物理知識,都說學術無國界,但是愛恨有。
末尾,她看著台下一張張求賢若渴的笑臉,心中頓了頓。
她說了中文,知道有同傳翻譯。
“我是個中國人,這是我無論走到哪裏都值得驕傲嘚瑟的身份。可是昨天我去了大英博物館,第一次覺得自己這個身份有太多禁錮,中華幾千年禮儀之邦要求我不能出言不遜。這世上弱肉強食是根本,我希望所有遠在異國他鄉的中華兒女都能明白,落後就要挨打。”
“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祖祖輩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沒有所謂的歲月靜好,隻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學術無國界,但是愛國是本分。希望在座中華兒女學業有成時,落葉歸根報效家園,中科院歡迎大家回家!”
切爾西教授聽著聽著臉色由紅變白,又由白變紅,最後忍不住為蘇意鼓掌。
蘇意在帝國理工大學大禮堂動員學子的視頻被人傳到網上,其中不乏有心之人質疑蘇意的動機說她故意引起兩校矛盾,但是更多的人都支持蘇意。
近幾年我國的科研水平越來越高,但是優秀的人才還是前續後繼的出國。蘇意這一高調的動員,他們樂見其成!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人才是其根本!
這件事後蘇意在清華學子的心中地位更高了,偶爾幫老師代課課堂是人滿為患,許多外係學弟學妹也來一睹她的風采。
看到老婆這麼受歡迎,顧隨安驕傲的不得了,當然如果能忽視掉那些五顏六色的信封那就更好了!
某天下班,蘇意包包裏又出現幾封“愛”的書信。
顧隨安酸溜溜的掃了一眼,手下一個用力直接掰開了一個蘋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哼,什麼時候中文係也來物理係旁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