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服務產業將持續、快速的增長
上海文化服務產業持續、快速的增長的前提是上海市經濟發展保持目前平穩和快速的發展勢頭。在過去的10年中,上海市GDP年均增長率約為10%,而文化服務業中文藝和廣播電影電視(不含廣告)兩項GDP年均增長率超過20%,即全市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此兩項文化服務產業GDP增加約2個百分點。其他如文化娛樂、出版等主要文化服務業也均有較快的增長。
在“十五”期間或者一個更長的時期內,上海經濟如果能夠繼續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長率,可以預計,文化服務業也能夠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長水平。
2.文化服務產品的需求將跨越式增長上海居民對文化服務產品的需求將會有跨越式增長,其前提是居民收入的穩步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轉變。目前,上海市人均GDP已經超過5500美元,在崗職工年均工資收入已經達27000元。國際經驗表明,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消費結構就會出現比較大的變化,恩格爾係數降低至50%以下,而文化消費等享受性消費將顯著上升,換言之,文化服務業將進入蓬勃發展的繁榮期。目前,上海市整個文化產業GDP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還非常低,占2.5%左右,在消費結構中僅占3%左右,而日本東京僅文化娛樂消費一項就占全部消費支出的11.9%。表78列出了文藝、廣播電影電視(不含廣告)兩項文化服務業增加值之和在GDP中的比重。
3.文化產品的消費逐步個性化、多元化、層次化
隨著上海市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產品的消費逐步個性化、多元化、層次化,同時,文化市場將會更具有包容性和輻射性。文化服務產品與一般商品不同,它主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因此最具個性色彩,對產品細分化的要求也最迫切。隨著居民整體消費觀念的逐步成熟,文化消費也會出現比較穩定的層次和人群,形成多元化的需求格局,文化產業將深度細分,同時將包含更多的文化元素和資源,以滿足更廣的需求。
4.上海將成為文化服務業集聚中心
文化服務產業意識逐步形成,將會出現一批集約化的文化產業組織、大文化企業,上海將成為文化服務業集聚中心。文化服務產品需求的增長將促進產業規模的擴大,貝塔斯曼等聲譽卓著、資金雄厚的大企業開始湧現,並以精良的產品和服務、良好的品牌效應麵向全國市場進行整合、擴散,上海也將以融貫中西的獨特文化支撐起國際中心城市的框架。
三、細分文化服務市場前景分析
根據目前上海市文化服務業的發展狀況,廣播電影電視、出版、文化娛樂、廣告業等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規模,發展潛力也最大。以下重點對上述各細分產業的市場前景作出初步分析和預測。
1.出版業
按照出版形式的差異,出版市場可以分為傳統的文字印刷出版物市場和新興的電子出版物市場。據統計,2002年上海出版圖書14537種,其中新版圖書8156種。上海全市出版印刷發行業共完成銷售收入178億元,實現利潤16億元。
上海是我國知識分子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擁有廣泛的稿源、先進的生產設備和運作良好的銷售網絡,出版供給能力相當強。但是居民的消費並不突出,2002年,上海居民人均書報雜誌消費僅有78元,占總支出10464元的不到1%,全國各地大致處於同一水平,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另外,出版物結構不合理,傳統書籍和人文讀物比例過大,出版策劃、設計理念和手段比較落後,近幾年難以實現突破性增長。
電子出版物由於影碟機和電腦的逐漸普及而異軍突起,VCD、DVD、電腦光盤等近幾年需求增長率超過200%,但其深受盜版之害,正版產品幾乎難以立足。因此,預計近期出版產業可以保持穩中有升,但增速不容樂觀。出版業應立足於全國大市場,挖掘潛力,以圖長遠發展。
2.廣告業
中國是一個廣告市場巨大而又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的國家,世界廣告業發展態勢統計資料表明,在全球廣告市場普遍呈下滑趨勢的情況下,中國廣告市場呈現勃勃生機。1991年,中國廣告業在全球廣告市場廣告費的排名僅為第32位,占全球廣告市場的份額僅僅為0.3%,經過10年的發展,業績增長令人矚目:2000年、2001年連續兩年,中國廣告支出均名列世界第10位,占世界廣告總支出的3%左右,在亞太地區更是連年獨占鼇頭。在總量較大的前提下,中國廣告較高的持續增長速度更為世界所矚目。
根據國際權威的市場調查和媒介研究機構AC尼爾森的最新統計,盡管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相對其他國家廣告市場普遍疲軟,中國作為亞洲最大的消費市場,2001年廣告經營額增勢不減,總額達794.9億元,增幅11.53%,是亞太區廣告投放量最大的國家。而2002年,中國的廣告經營額達903.1億元,同比增長13.61%,再度成為全球廣告市場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見表79)。
2001年,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於提高部分行業廣告費用稅前扣除標準的通知》,對製藥、食品、日化、家電、通信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企業,允許其在銷售(營業)收入8%的比例內據實扣除廣告支出;對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投資企業,允許5個納稅年度內廣告支出據實扣除。企業允許的廣告支出從原來營業額2%的上限調高到8%,給企業品牌發展鬆了綁,更給廣告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預計今後幾年,廣告業會有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