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悄然消逝的童年 第一節 我的快樂童年 第三節 孩子索要的債
我在學生時代裏,也曾盼望過暑假寒假。因為到了暑假寒假,我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那時候,即使有假期作業,也隻是薄薄的一本。隻要肯煞下心來,兩天的時間就可以全寫完。那時候的假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大街小巷、操場空地,哪裏都有一群孩子在瘋跑歡叫。可看看現在的假期,你在街上能看到多少孩子?那麼孩子都上哪裏去了——大多數孩子被父母送去參加各種補習班!很多學校居然明目張膽的在假期補課。盡管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禁止補課,但是很多學校的老師和家長都說出了同樣的話:“我也心疼孩子,可是沒辦法。”一位家長無奈地說,“我也想讓孩子利用假期學點他喜歡學的東西,參加一些活動,但是,社會是以學曆來衡量錄用人的,我改變不了社會,更不敢置分數於不顧!我隻能讓我的孩子去學數學、學英語、學電腦。”
在中國的教育體製和社會環境下,家長和學校無奈地淪為逼孩子成為考試奴隸的幫凶。正是由於這樣的家長越來越多,由於這樣的學校以考試分數論英雄,這樣的社會以一紙文憑取舍人,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以至於孩子已經承擔不了社會賦予他們的負擔,家長也是身心交瘁、囊中羞澀,老師更是壓力重重、苦不堪言,不過是整個社會還在苦苦支撐著,雖然終會有一天這種不健全的體製悄然崩潰,但今天的孩子依然悲哀……
2005年春節期間,一位小學生給《金陵晚報》寫了一封信。在信中,這位自稱是“苦孩子”的小朋友說,他想變成瞎子、聾子!原因是父母過年時也不讓他暫時停止一下學習。他羨慕盲人,因為盲人可以不用學習。據統計,寒假期間,南京市中小學心理熱線共接到200多學生的傾訴電話,“索要”一個真實的寒假。他們強烈反映,老師要他們補課,家長給他們增加假期作業,讓他們過年也喘不過氣來。他們說自己想哭、想玩、想睡覺、想上體育課、想逃學、想要一個真實的假期、想變成聾子瞎子、想自殺。孩子們如此真實的心聲,如此痛苦的呐喊,難道還不能讓我們深思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