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2)

一、浙江電視台成立

浙江電視事業的曆史幾乎和中國電視事業的曆史等長,是起步較早的一個省份。浙江電視台的成立標誌著浙江電視事業的開端,從籌建到正式播出經曆了三年左右的時間,然而,剛剛出發就受到了嚴重的製約,直到1978年後各項工作才逐步踏上正軌。

1958年7月,浙江省委宣傳部批複浙江人民廣播電台編委會《關於建議建設杭州電視台的報告》,同意在1959年建立電視台。在這份報告中,使用的是“杭州電視台”這一稱呼,而不是“浙江電視台”。

1959年11月,浙江人民廣播電台成立電視組,由16名技術人員組成,在杭州玉皇山頂安裝4層5單元電視接收天線,組裝了1台功率為40瓦的電視發射機,試驗收轉上海電視台訊號。

1960年10月1日,浙江人民廣播電台將在玉皇山試驗的電視發射設備遷至菩提寺路播音館3樓,正式以“浙江人民廣播電台電視台”的台號,用2頻道試播節目,節目內容為越劇《盤夫索夫》、獨唱和《梁祝四重奏》等。電視台下設編播和技術兩個組,工作人員16名。從台號上來看,電視台是依附於電台的一個機構,而這種形勢一直延續到80年代,在各種記載中提到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的時候,總是電台在前,電視台在後,表明了兩種媒體在當時的實力對比狀況。

1961年1月1日,浙江電視台正式對外播出,每周播出2次,每次2小時左右,節目內容以文藝為主。同年,創辦新聞欄目《浙江新聞》,每周2次,口播為主。

1961年7月1日,浙江省電台電視台在安裝國產五訊道中心設備、購買1輛三訊道電子管黑白電視車的基礎上,第一次正式向杭州觀眾播出自辦節目。而此前主要是轉播上海電視台的節目和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以及浙江越劇院的部分節目。自辦節目的內容主要是劇場實況轉播,同時也采播少量節目,舉辦定期專題節目。在以後的半年多時間裏,先後攝製完成了《魯迅故鄉》、《四明山》等10多部電視片。雖然收視觀眾還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作為國內成立較早的省級電視台,浙江電視台已經開始了自辦節目的努力探索。遺憾的是,探索之路剛剛出發就被迫停止了。

1962年,由於國民經濟發生了嚴重的困難,根據中央廣播事業局指示,浙江省電台所屬電視台機構撤銷,留下6個技術人員維護機器設備。雖然機構撤銷了,但電視節目的播出還在繼續,每周仍播出自辦節目兩次,內容有:劇場實況轉播、組織來台演播文藝節目和播放電影。這種情況持續至1966年。

1970年11月,浙江電視台正式從浙江人民廣播電台分出,獨立建製,成立“浙江電視台”。內部機構設有演播組和技術組。

1970年12月26日,對外正式使用“浙江電視台”台標。

二、地方市縣電視轉播台和差轉台成立

浙江電視台初成立之時,能夠收看電視節目的觀眾幾乎僅限於杭州市觀眾,從1970年開始,這種狀況逐漸得到改善,通過在地方市縣建立電視轉播台和差轉台,擴大了浙江電視台的覆蓋範圍。

轉播台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接力棒,將信號傳輸出去。而所謂差轉台則是利用外差法改變接收到的電視信號的載頻,然後進行放大之後再轉發出去。差轉台設在山頂,就可以使山背後接收到電視節目。所以,差轉台和轉播台一樣都是為了擴大電視覆蓋麵而建立的中介。

根據《浙江廣播電視大事記(1949.5-1989.4)》記載,這一時期籌建和建成的轉播台和差轉台主要有:

1970年,舟山、嘉興地區和諸暨、餘姚、淳安等縣建立小功率電視轉播台各1座。

1970年,湖州廣播電視轉播台籌建。

1971年8月25日,金華電視調頻轉播台建立。這是浙江省早期建立的一座高山骨幹電視調頻轉播台,是浙江省廣播電視係統的第一條微波幹線樞紐站,擔負著中央電視台、浙江電視台、浙江人民廣播電台和831台傳送節目的任務。同年9月27日首次轉播上海電視台節目,1977年9月8日收轉浙江電視台4頻道節目。

1971年9月6日,寧波電視調頻轉播台建立,代號“712工程”,轉播浙江電視台節目。

1976年3月1日,嘉興、桐鄉、海寧、嵊泗、建德、象山等縣建立小功率電視差轉台各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