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定李重進之亂(1 / 2)

李重進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出生於太原,曆經晉、漢、周三朝。後周末期,柴榮封他為淮南節度使,鎮守揚州。趙匡胤做了皇帝後,即降詔加封為中書令,並下令將他從揚州調往青州。宋太祖趙匡胤平定潞州,返回汴京以後,便開始考慮處理李重進的事了。他決定再給李重進一次機會,派了六宅使陳思誨帶了丹書鐵券詔書,前往揚州撫慰李重進,詔他進京朝見,並改授平盧節度使。

陳思誨帶了太祖詔書,到達揚州,晉見了李重進。李重進接了詔書,又聽陳思誨講,太祖已破潞州,平定了李筠叛亂,心中害怕,便打算隨陳思誨入京朝見。李重進的部將向美、湛敬,聽說李重進打算入京朝見,便一齊來勸阻重進。

向美說:“明公乃是周室至親,那宋主終久會對你不放心,如果貿然入朝覲見,入他掌握之中,再回揚州,恐怕就難了。”李重進沉思了一會兒,說:“如果抗命不去,宋主必然震怒,如果他興師問罪,叫我如何辦呢?”向美回道:“俗話說,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目前趙匡胤親征潞州剛回,兵力必然疲憊。所以,如在揚州等他兵來,倒不如先發製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出兵直搗汴京,使趙匡胤措手不及,必定可成大功。”李重進聽後搖頭道:“我兵僅有不足五萬人,要去對抗汴京數十萬禁軍,恐怕無濟於事。”湛敬說:“不然,我們可以與南唐聯絡,求他們出兵支援。如果有唐兵相助,就不必懼怕什麼了。”李重進聽從了他們的意見,遂拘留陳思誨,不讓他北返,並且修書,派人赴南唐聯絡。

一麵修整城池,操練兵馬,準備與宋兵決戰。南唐主李璟,早在柴榮征淮南時,已震懾於趙匡胤的威名,如今李重進來信,要求南唐出援助他反宋。李璟如何敢貿然答應!他與臣下商議之後,決定一麵敷衍李重進,一麵暗地裏派了使臣前往汴京,把李重進致南唐的密書帶上,向趙匡胤自首,以減輕南唐的災禍。

趙匡胤自平潞州回汴京之後,大宴群臣,為韓令坤、慕容延釗、石守信等隨征諸將賀功。都有賞賜。另外升趙普為樞密使,禦弟趙光義為泰寧軍節度使。

李重進在揚州操練兵馬,單等唐兵到來後即行誓師北征。可是連等二十餘日,不見唐兵到來。這一日正在帥府與部將向美、湛敬議事,忽見旗牌官匆匆來報說:“宋主趙匡胤禦駕親征,前部先鋒由石守信、王審琦率領馬步兵;宋延渥、李處耘率領水師,沿著運河南下,大兵已過高郵了。”

李重進一聽,吃了一驚,說道:“唐兵尚未到,宋兵已至,如何是好?”向美自信滿滿地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朝,今來兵既到,正應與他一決雌雄,何足懼怕。”湛敬也同意,並說:“宋兵遠道而來,必然疲勞,如今趁他立足未穩,末將願領兵前去,截住廝殺,定能大獲全勝。”李重進應允,讓向美、湛敬二人,領兵一萬,前往高郵路上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