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厭文愛武的超級賭徒(1 / 3)

“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這首詩說的就是五代十國的事情。然而,在群雄林立,軍閥混戰的亂世之中,洛陽夾馬營這個地方誕生了一個亂世的終結者——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生於軍人家庭,因此他的一生與軍人和戰爭結下了不解之緣,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傳奇。

927年,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這位大宋王朝的開創者,他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奇幻神秘的故事。

某日,夜空中飄移著幾朵浮雲,雲層裏,疏星淡月時隱時現,銅壺玉漏,更夫搖鈴,時間已是三更時分。三更天,夜靜更深,萬籟俱寂,正是睡覺的好時候。然而,後唐都城洛陽夾馬營的一座府宅內,香煙繚繞,觀世音菩薩的佛像在繚繞的香煙後顯得異常莊重而神秘。佛像並不大,但一雙佛眼卻慈善且凝重。佛眼透過嫋娜的香煙,籠罩著那位雙膝跪地的祈禱者。

這祈禱著不是別人,正是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這位能征善戰的將軍此時不去睡覺反而跪在佛像前是為了什麼呢?原來在內室裏,趙弘殷的妻子正在努力地把腹中的胎兒生下來。趙弘殷正是在為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兒祈禱。

至於如何這個大將軍如此虔誠地跪在佛像前祈禱,這就要說說趙家的悲哀之事了。趙弘殷的妻子杜氏曾產下過一女,但剛出生不久便夭折了;之後有產下了一子,趙弘殷高興的不得了,為兒子取名為“匡濟”,有匡濟天下之意。然而好景不長,匡濟剛滿周歲,便也夭折了。趙弘殷非常害怕這未出生的孩子也會夭折,才會在夜晚跪在佛像前祈禱。

隨著清脆的哭聲,趙匡胤出生了。趙弘殷趕忙大步走進內室,他走進內室之時,仿佛看見滿屋都被紅光圍繞,而且在這紅光中還飄散著一股令人沉醉的異香,更為奇妙的是,杜氏懷中的那個嬰兒,從頭到腳都呈現著一種耀眼的金色,這種金色三日之後才退去。

這個奇幻的故事隻是人們杜撰在趙匡胤身上的,如果是真的話,按醫理推斷,應該是嬰兒急性黃疸。如此症狀,沒有經過醫治,竟能活下來,這確實是個奇跡。

香孩兒是世代官宦人家。他的祖籍涿州,曾祖父、祖父都做過官,父親趙弘殷,為後唐莊宗李存勖的愛將。

香孩兒降生時,趙弘殷正在明宗駕下任從軍指揮使之職,是軍隊的一個小頭目,奉了聖命,要隨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出兵打仗,出征之前,得此嬌兒,夫妻二人自然是非常高興。

趙弘殷給香孩兒取了個名字,叫匡胤。起初趙弘殷對“匡胤”還是很忌諱的,但是他把自己的決定和妻子說了之後,沒想到妻子卻不以為然,她對趙弘殷說:“何必為匡胤改名,一個人的命數自有天定,與名號何幹?”

然而說是這麼說,趙弘殷夫婦對趙匡胤的嗬護卻一點也不敢大意,杜氏讓趙弘殷去買兩個伶俐的丫環來伺候趙匡胤,沒想到趙弘殷竟然買來了六個丫環,無論何時何地,趙匡胤身邊都有兩個丫環在守護。縱使如此無微不至的照顧,周歲以前的趙匡胤也生了許多不大不小的病,都把趙弘殷夫婦嚇得不輕。有一次,趙匡胤發了半天燒,也嚇得趙弘殷三天高燒不退。足以見趙弘殷對趙匡胤的愛護。

自古以來,非常人,自小就要做非常之事,趙匡胤似乎也不例外。

由於出身於將門,趙匡胤自小出入於軍營之中,耳聞目睹,潛移默化,也愛上了軍營的生活。騎馬、射箭、舞刀、弄棒,這些事兒他都喜歡,練起來常常是樂而忘返。軍營裏的將士們,都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小孩,閑來無事,總要點撥一二。趙匡胤天資聰穎,一學就會,久而久之,習得一身好本事。有時候父親出征,他同母親呆在家中,無所事事,便跑出門去,與一群小夥伴以騎馬射箭為樂,很快,他成了洛陽城裏的孩子王。

趙弘殷長年征戰在外,沒有時間管教兒子,教育兒子的責任落在了夫人身上。杜夫人見趙匡胤成天舞刀弄槍,擔心他在外麵惹是生非,經常勸他多讀點書。

趙匡胤認為,治世要用文才,亂世要用武略,如今中原紛擾,兵戈四起,正是亂世,他要修練武略,馳騁疆場,他日成就一番大事業。至於文事,隻求略知一二就可以了。因此,對母親的話,他是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並沒有放在心上。

婦人都有一個通病,嘮叨,杜夫人也不脫俗,也愛嘮叨,見趙匡胤像一匹沒有鞍的野馬一樣到處亂串,也嘮叨個沒完,說多了,趙匡胤有些不服氣。頂撞她說:“唐太宗李世民,不過是一將門之子,他不是化家為國,成就了帝王業嗎?孩兒雖然不才,也想學那李世民,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偉男子、流芳後世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