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
話說海外有座山,喚做鬆果山,那山生得有趣,果然奇峰怪石,古柏蒼鬆,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新之果。來來往往惟是些麂鹿麛麑,曲曲灣灣都是煙雲竹樹,正是不食人間煙火味,逍遙自在可長生。
那山頂上有一個洞,洞上寫著“悟真仙境”。你道裏麵是甚的怪物?原來是一個長生不老的九尾野狐。他自從妲己化身之後,就來此山修行,整整修了數千餘年,聚集了數千小狐,自稱為悟真王。叫這些小狐輪槍舞劍,演習武藝,自己隻是修真養性。
忽一日,時值三春豔陽天氣,花鳥爭研,悟真王吩咐小狐采取名花異果,玉液瓊漿,與眾小宴飲;悟真王酒至半酣,談及采取陰陽之法,不覺芳心宕漾,欲火頓炎。即對眾狐道:“我自到此山靜心修養,已經千餘年,尚不能成正果,想是未得真陽之故。我今欲往山外遊行,倘能遇著仙年道骨的男子,漏他元陽.脫了軀殼,以了終身大事何如?”
眾狐道:“此乃要緊事務,我們也常思想,若得大王成其正果。我們亦得者,脫此毛皮。”
悟真王即將洞中一應事體,交付二狐妙慧看守,吩咐道:“要十分在意,我去不久就回。”
妙慧應聲領旨。悟真王就把房門上鎖,點了幾個精壯小狐,把守洞門。自己單身遠走,行不多久,到了一個幽僻去處。遂搖身一變,變了一個標致婦人。怎生打扮?有詞為證:
西江月
頭挽烏雲巧髻,身穿縞素衣裳。
金蓮三寸步輕揚,嫋娜腰肢難狀。
玉指纖纖,春筍朱唇,點點含香,
未曾窗下試新妝,好似嫦娥模樣。
且不提悟真王變化的事。再說那鬆果山西首有一座叫做青邱山,此山幽靜,景致甚多,有詩為證:
野鶴棲高樹,山禽繞澗嗚;臨流思出世,桃石竟忘形。
蜂蝶常為伴,煙雲共我行;靜中忙養煉,此地可長生。
那山上無人往來,隻有叢草閑花,獸蹄鳥跡。山凹中一座樓台,門上有個匾額,上寫著:“紫衣道院”。
你道是甚麼人在裏麵住?原是一個成精的燕子,自稱為“紫衣真人”,性極好淫,他雖然在此山修練了五百餘年,也再不能脫化,尋聚數千小燕,山中快樂終日。在溪間中取些魚蝦,山中采些果品,吹彈歌舞,盡地受用。時當二月天氣,春光明媚,欲念難禁,有詩為證:
來城便覺好風光,紅杏枝頭春意長;
忽聽流鶯聲百囀,芳心已逗在伊行。
那紫衣真人覺得身體有些困倦,便對小燕道:“這樣春光不可辜負,我欲往山外閑行,你等在此看看,散步一回就來。倘得遇著婦人,采取真陰,那時成就正果,也未可知?”
便去房中穿一雙三鑲雲履,搖搖擺擺走出了門。剛遇著一扇,乘風而起,頃刻間來到山前十字路口立定。望見一個婦人,年可十五六歲,獨自坐在路旁。
燕精心下思量道:“這個所在,為何有這個美人?我且站在這裏看他怎的?”
就把衣服撩起坐在柳陰下,假意吟詩唱曲。不想那悟真王變的婦人,早已看見前麵這個後生,心下歡喜。暗想:“這個官人必是天使,他來成就我道念事。”
就假裝啼哭起來道:“有人救我,奴家情願與他結為婚姻。”
不想這句話正中燕精竅裏,連忙站起身來,上前躬身作一個揖道:“娘子,此處乃是荒郊曠野,豺狼叢狐出沒的所在。娘子為何到此?”
悟真聽說野狐,心裏冷笑答道:“賤妾乃是海南官家女子、生長深閨,焉能得到此地?隻因日前奴家見鵠皓月當空,不忍拾此良夜,與梅香開門到後花園中,觀賞將及二更,被一陣狂風把奴家抖在這裏。等到天明四顧無人,怎奈腹中饑餓,望見桑園,意欲采取桑椹充腸,不想尚未有。欲往海南,天色已晚,恐途中為人所欺,苦不可言。今幸官人到此,當肯帶我還鄉與父母說知情,願結為夫婦。”
燕精道:“救人一命,勝過七級浮屠,娘子所言極是。但娘子腹中饑餒,天色又晚,海南路途,娘子鞋弓腳小,怎行得這許多路,不若到我家中權宿一宵。明早送娘子回家何如?”婦人道:“實出無奈,隻得隨著官人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