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股票市場,盡管隻有不到20年的發展曆史,可是也經曆了N個輪回轉換。在市場中,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炒股時的眾生人性圖是如此的醜陋:大多數人都希望快速盈利,最好一夜暴富;部分人研究了各種技術指標,希望找到能夠戰勝股市的“倚天劍”和“屠龍刀”;還有另外一批人,在高位追漲之後,由於長期不能解套,造成“被長線”。

在人性被“掙錢”的欲望和貪婪扭曲之後,他的眼裏看到的隻有金錢和暴富。我曾經認識一位剛入市不久的股民,當我和他聊天時他一再強調:“我現在什麼都不關心,國家經濟、政策和我沒什麼關係,物價水平和人際關係我也不關心,我現在關心的隻是我的股票能不能快速掙錢,我的資金能不能快速增長。”

諸位,當一個人對周圍的事物都漠不關心,隻關心“自己的股票能不能增值”的時候,他能夠得償所願嗎?答案是否定的。當一個人炒股票炒得“急紅了眼”,就像是賭徒一樣的時候,他已經失去了應有的矜持和理性,他的大腦早就不冷靜了,此時如果炒股則必虧無疑。何況股市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物,它和周圍的經濟現象,如房市、政策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果你隻關心股市,對其他經濟現象絲毫都不關注的話,就像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一樣,虧錢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還有一位朋友,將股市看做是一個戰場,每天看盤操作就像是“帶兵打仗”一樣。我曾經和他探討過他的操作方式,他對我如是說:“看見資金進去,股價開始上漲的時候,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全倉殺進去;相反,則應該全倉賣出。”對於他來說,炒股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除了每天要辛勤地盯盤之外,他還經常“半夜4點起來就開始掛單”。雖然他的智商非常高,對於股市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客觀地說,他炒股十幾年來,並沒有掙到什麼錢。

人性是有弱點的,尤其是在麵臨股市的時候,就像是麵對一把“魔鏡”一樣,這種弱點將會被放大。對於短線投機客來說,始終徘徊在小賺和小虧之間,心情也一直遊蕩在天堂和地獄之間。在這樣的心情之中,人會加速地衰老,白發、皺紋會快速增加,而收益卻始終不會有什麼變化。

當一個人對於股票的判斷隻是出於自己的直覺時,上升和下降的概率隻是各占50%,在理性的人看來,這種行為其實和賭博相差無幾。基於此,筆者更相信一句話:“小賭怡情,大賭傷身。”意思是如果你偶爾小賭一下,隻當是玩耍還是可以的,但是假如你將全家的“身心性命”都抵押上去的話,等待你的可能是悲慘的結局。

在這個迷茫和浮躁的市場背後,究竟有沒有能夠掙錢獲利的方法呢?在國內能夠長期成功、穩定盈利的畢竟是鳳毛麟角,筆者重點研究了國外地位崇高的“股神”,例如沃倫·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等名師大家,希望從他們的行為和思想中找到共同點,這樣的話,如果我們也這樣操作的話,那麼我們也是可以成功的。

經過長期的觀察、思考與總結,筆者最終發現了他們行為和思想的一致性,那就是他們幾乎都是和散戶的操作反其道而行之,即使用逆向思維投資獲勝。其實道理很簡單,股市本身就是一個隻有少數人才能掙錢的地方,絕大多數人最終隻能是虧損的,因此要想投資獲勝,就應該和多數人反向操作才有希望成功。

由上,筆者就寫下了這本書。本書的目的就是試圖總結出逆向思維操作的方法和要點,希望能夠對真心想投資獲勝的股民朋友們有所幫助。在本書中,筆者總結了逆向思維操作的各種思想和方法,並且深刻地揭露了散戶操作失敗的心理和行為,如果你在股市中“試過水”的話,相信在本書中,你一定能夠找到和筆者的共鳴之處。

作為一名證券從業人員,對於證券市場上的各種現象和“黑幕”應該諱莫如深,但筆者在本書中提出了異議,並進行了揭露,對於此,筆者也是鼓足了勇氣才寫出來的。如果你想知道證券行業各大機構的意圖和目的,閱讀本書應該是上佳的選擇。

總而言之,本書總結了各大股市贏家的獲勝秘笈,可操作性非常強,同時又教你回避各種投資途中的“陷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王桂虎

2011年3月於聰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