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士後出站報告《當代中俄傳媒轉型比較研究》幾經修改後,就要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關於當代中俄傳媒改革與轉型進行比較研究的想法,早在2004年我博士畢業,撰寫博士論文《當代俄羅斯傳媒轉型透視》時就已萌發,如今通過在中國傳媒大學幾年的博士後研究學習,這個想法終於得以實現。由於選題比較宏大,比較新聞傳播研究中探尋比較範式、標準和結論所固有的難度,關於俄羅斯傳媒研究和傳媒轉型研究資料稀缺以及本人工作繁忙、學術功力不夠等諸多原因,本書的撰寫竟然曆時三年之久。作為一位剛剛踏上新聞傳播學術研究之路的新手,我一方麵為自己在幾易其稿的情況下能堅持完成這一課題的研究感到欣慰,另一方麵要真誠感謝三年來一直陪伴我進行寫作的所有師長、領導、同事和親友,他們的指導、幫助和鼓勵,是本書得以完成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感謝我博士後研究期間的合作導師胡正榮教授,是他把我引進了中國傳媒大學這所我心儀已久的傳媒研究高等學府,並悉心指導我不斷開拓學術視野,提升科研能力,在傳媒研究領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作為學校領導和國內知名的新聞傳播學者,胡老師治學嚴謹、勤於工作、著述豐富、為人謙遜、亦師亦友。看到老師為本書所做的一字一句的修改和提出的中肯的參考意見,回想起在香港城市大學全國傳播學年會間隙,老師顧不上吃午飯給我講解研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的場景,回想起中國傳媒大學求學和研究幾年間,老師家裏、辦公室,甚至食堂、學術會議上,我們討論新聞傳播學前沿話題,分享學術思考和人生感悟的點點滴滴,我不免感概萬千! 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胡老師的言傳身教,必將成為我今後學習和工作一筆寶貴的財富,指引我在教書育人、著書立說的道路上不斷奮進。
與此同時,我還要感謝中國傳媒大學曹璐教授、趙玉明教授、陳衛星教授、雷躍捷教授、王武錄教授、劉笑盈教授、蔡幗芬教授、哈豔秋教授、劉昶教授、段鵬教授,北京大學程曼麗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塗光晉教授,中國社科院新聞所尹韻公教授,四川大學邱沛篁教授、蔣曉麗教授等,他們或對我的學術研究進行直接指導,或通過著述、講座等,豐富我的學術營養,同樣使我受益匪淺。
要感謝我的博士後同事何國平、許家彪、劉學義,中國傳媒大學金勇老師、張毓強老師、鍾丹丹老師、藍若宇博士、姬德強博士等,與他們一起交流學習和生活,讓我在近不惑之年的博士後研究學習更加豐富多彩,也為本書的寫作注入了豐富的思想元素。
要感謝四川外語學院研究生部董洪川教授、科研處費小平教授、俄語係謝周教授、楊俊副教授以及新聞傳播學院的同事、朋友們,他們為本書的撰寫或提供參考資料,或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均給予了大力支持。
要感謝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新聞傳播編輯部主任蔡開鬆先生,他為本書的修改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心血。
要感謝我的妻子曾靜,在本書的寫作期間我還要承擔學校行政、教學工作,諸事纏身,是她為我承擔了全部家務,並一直鼓勵我堅持寫作,為我購買參考資料,整理素材,她的關愛一直是我前行的重要力量。要感謝我的女兒嚴偲寧,她小小年紀那一份特有的甜美和淡然,不斷敦促我擯棄浮躁,始終保持良好心態,靜下心來從事學術研究,成為我學術創作靈感和快樂的源泉。
嚴功軍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