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責任——職場成功的原動力(1 / 3)

責任是每個人成就人生事業的重要前提。職場成功,唯一的捷徑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將工作視為自己的事業。其具體表現為忠於職守、盡職盡責、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善始善終等職業道德。即使沒有一流的能力,但隻要你擁有責任心,你同樣會獲得成功。

責任心成就職場真英雄

在工作中擁有這一份責任心,就沒有做不好的工作。擁有了這一份責任心,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分內”事,隻要與單位的工作有關,都必須認真負責地去對待。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比其他的人更能成功、賺更多的錢,不但擁有令人羨慕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體,而且整天是那麼的快快樂樂,似乎他們的職場生活就是比別人過得好,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每天隻能唉聲歎氣。其實,人與人之間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為什麼有許多人能夠獲得成功,能夠克服萬難去建功立業,有些人卻不行?這個秘密就在於你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工作,對待公司,對待職場的。不要以“這不是我分內的事”為理由來逃避責任,當額外的工作分配到你頭上時,不妨把它看做是一種機遇。當顧客、同事或上司交給你某個難題時,也許正是為你創造了一個珍貴的學習機會。尤其是對於那些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更是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承擔責任的工作,也沒有不需要完成任務的崗位。任何組織的領導都清楚地知道,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員工在組織中的重要意義。一個不能承擔責任的員工,不但得不到晉升,甚至連工作機會都可能喪失掉。隻有具備責任心才能夠讓個人的價值得到實現,也隻有具備盡職盡責精神的人,才會受到重視和提拔!

大衛是一家家具廠的采購員。公司派大衛去采購一批木材。大衛並沒有直接去找供貨商聯係,而是先到木材市場做了一番深入細致的調查。他聯係到了幾個同行,大家在一起交流後,大衛發現自己所要采購的這批木材的市場價格比供貨商開出的價格要低五個百分點。於是,大衛對市場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分析,很快得到了供貨商的價格底線。大衛並沒有隱瞞這個事實,立即將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向公司作了彙報,在接到公司要求大衛全權負責的通知之後,他開始找供貨商談判。由於已經對市場作了調查,大衛並沒有被供貨商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最終以很低的價格簽訂了購買合同。基於大衛對公司做出的貢獻及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他很快受到了公司的重用,被任命為供應部門的主管經理。

大衛之所以能夠成功,能夠被公司所提拔重用, 無疑是大衛對工作有著強烈的責任心,所以無論從事一種什麼樣的職業,或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崗位,都要抱著積極負責的態度,而且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有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的追求,就會有一個出類拔萃的你——老板心目中卓越的員工。

毛澤東曾經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這裏的認真,就是責任心的問題。的確,一個人隻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就會隨時保持緊迫感,會經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好了分內的事情,會經常思考改進、完善工作的方法。

同樣的一件工作,不同的人做的程度不同。對一個老板來說,如果他的員工能完成的每一項工作都平平庸庸,那麼這個員工可能很快就要被淘汰出局了。而如果在工作中都以最高規格要求自己,每一項工作都力求做到最好,這對於老板來說,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員工,因為老板們知道,在今天的社會裏,“優秀才能生存,卓越才能發展”。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

在工作中擁有這一份責任心,就沒有做不好的工作。擁有了這一份責任心,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分內”事,隻要與單位的工作有關,都必須認真負責地去對待。不僅要對自己的“分內”事高度負責,甚至要將“分外”事也當做“分內”事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來,而且能夠盡一切可能將工作出色地完成。每一個崗位所規定的工作內容就是一份責任,你做了這份工作就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並對所擔負的責任充滿責任心。

在激烈的職場競爭法則中,責任心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法則,麵對今天競爭激烈的社會,想要在這個職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我們就要懂得用有責任心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企業。一位有責任心的員工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工作兢兢業業,不計較個人的利益,顧全大局,處處以公司利益為先,絕不會為個人的私利而損害公司的整體利益。有時甚至要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因為個人的成長建立在團隊成功的基礎上,沒有企業的壯大就沒有個人事業的發展,企業的成功也意味著你的成功。

責任心無形,但責任寶貴,責任心無價,但責任無處不在,責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是實現理想、成就事業的基石,責任心成就職場真英雄。

榮譽,源於承擔更多的責任

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榮譽的獲得源於我們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因此我們崇尚這樣的榮譽、仰慕這樣的榮譽。

真正有實力的人,才擁有真正的魅力,而這種魅力來自於艱苦的付出,靠自己的辛勤汗水而得來的榮譽是無上光榮的。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情回顧走過的曆程、展望未來之時,麵對已經收獲的無數榮譽,更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光榮的職責與重要的任務同在。

王樂是吉林省電力公司長春供電公司的一名抄收員。2007年7月3日,長春供電公司“王樂電力服務隊”正式成立,這是省供電係統首支以“勞動模範”命名的電力抄收服務隊。在隊長王樂的帶領下,王樂電力服務隊行走在大街小巷,用真誠服務收獲了電力客戶的信任和讚譽。王樂被選為奧運火炬手,奧運火炬手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自從當選奧運火炬手以後,王樂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更加兢兢業業。王樂說:“我要對得起這個稱號,在奧運會來臨之時,我要在我的崗位上多為奧運做些事,要用我的行動向世界展示我們的企業,為生我養我的家鄉爭光,為電力企業爭光!”

在2008年的一次“十佳服務明星”選拔活動中,她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評為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服務明星”,並將代表省電力有限公司參加國家電網公司第二屆供電“服務之星”競賽。

王樂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獲得了榮譽,依靠的是她真誠的服務,強烈的主人翁精神。職場人士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獲得更多的榮譽,就必須具有高度負責的精神,隻有把工作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去完成,才能獲得成功、取得榮譽。榮譽,源於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榮譽不是靠“擠”出來或者“弄權”而來的。當榮譽走出狹隘的個人主義,提升到集體、公司利益的時候,那將是一種高層次的,無上的,那時為此而驕傲的已經不僅僅是你自己了。我們崇尚這樣的榮譽,我們仰慕這樣的榮譽,我們追求這樣的榮譽,並要為這樣的榮譽而奮鬥!

在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築的門廳裏,鐫刻著“責任、榮譽、國家”六個大字,這便是西點軍校的校訓。它是西點精神的結晶,是西點軍人引為驕傲的座右銘。責任,是西點軍校對其學員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所有的學員從入校的那天起,都要以服務的精神自覺自願地去做那些應該做的事,都有義務、有責任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在履行職責時,其出發點不應是為了獲得獎賞或避免懲罰,而是出於發自內心的責任感。正是西點軍校多年來向其學員實施的這種責任感的教育,為學員畢業後忠實地履行報效祖國的職責和義務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而我們今天的職場上,更加需要這樣的“西點精神”。需要有責任心,有榮譽感,用負責任的心態來工作,來對待公司,對待職場,對待我們的本職工作。

在職場上,責任,會讓我們收獲更多的榮譽。責任莊嚴地提醒我們應該成為怎樣的職場人,可能成為怎樣的職場人,一定要成為怎樣的職場人。它們將使你精神振奮,在你似乎要喪失勇氣時能鼓起勇氣,似乎沒有理由相信時能重建信念,幾乎絕望時產生希望。責任,也是種榮譽;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獲得榮譽看似遙不可及,隻要你用心去做,那麼榮譽的腳步就會離你越來越近,直到你得到它。作為員工,不要總是抱著為老板打工的心態,抱著這樣的態度來工作,就成了單純為薪水工作的人,隻為薪水工作的人,他是不可能事事都用心去做的,隻要完成了本職工作,其他的事他是不會太關心的,因此也不會獲得較高的榮譽。

榮譽,很多人將其認識為共性的存在,集體的榮譽高於個人的榮譽,當二者發生衝突時,理所當然應該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然而,這種認識恰恰是表麵的,所謂犧牲個人榮譽,維護集體榮譽,恰恰是當事者個人所理解的集體榮譽。統一的集體榮譽其實是不存在的,每個人眼中看到的集體榮譽,正是反映著他個人對於榮譽的理解。榮譽在每個人眼中的反映不同,其表現也必然不同。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因為看不見,所以很少有人能夠自然而然地理解到,所以,無論有什麼感受,都表達出來是最好的。每個人都需要有一些執著的東西,每個人都必須有自己的矜持,有自己願意用生命守護的東西。這種執著本身就是極致的美,並不因為他所守護的東西是什麼而有了高低之分。責任,是絕對統一體,來自上級的任務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區別。希望則又屬於個人意識範疇,每個人的希望不同,從而造成了對同一個任務的完成方法也可以千姿百態,各有千秋。如果你是有這樣想法的員工,那麼我想告訴你的是,沒有意識到責任並不等於沒有責任,沒有意識到責任就是對責任的另一種逃避,每個員工都要認識到自己承擔著企業責任的事實。沒有哪一位老板會對沒有責任意識的員工給予深深的信任,沒有多少人會麵臨大是大非的抉擇,也沒有多少人的責任感會經受大是大非的考驗,從小事就可以看出一個員工是否真的對企業有責任感,是否真的忠誠,這也是考核員工的一個重要方麵。

榮譽應該是行動的結果,而不是行為的動機,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人能盡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好像吃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托爾斯泰描繪的這樣一種景象讓我們不禁想起了責任背後的美麗:太陽像一塊畸形的火炭,從雲堆中射出光來。這一切都懸在森林、燕麥田上空。一派歡樂景象。於是我想:不,這個世界不是一場玩笑,不是走向那個永恒天堂的苦難深穀,而是那些美好世界之一,它美麗、歡快。我們不僅能夠,而且應當使它更加美麗、更加歡快,為了我們的同時代人,也為了以後的世世代代。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艱難的努力和不懈的奮鬥。這種努力往往隻需要我們能做好本職工作就夠了。

在職場上,人們都希望可以轟轟烈烈,其實,有的時候,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是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

1997年8月,海爾為了發展整體衛浴設施的生產,33歲的魏小娥被派往日本,學習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學習期間她發現,試模期廢品率一般都在30%~60%,設備調試正常後,廢品率為2%。為什麼不把合格率提高到100%呢?可日本人認為不可能。然而作為海爾人,魏小娥的標準是100%。“要幹就要爭第一”,她拚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三周後,魏小娥帶著先進的技術知識和趕超日本人的信念回到了海爾。一天,很晚下班的魏小娥吃飯的時候仍在想怎麼解決“毛邊”的問題。突然看到女兒用的卷筆刀的鉛筆粉末都落在一個小盒裏。由此得到啟示,她顧不上吃飯,便在燈下畫起了圖紙。這樣,一個專門接毛邊的“廢料盒”誕生了,也就避免了毛邊落在現場或原料上,解決了板材的黑點問題。後來,因魏小娥在原料中無意間發現了一根頭發,她馬上就給操作工統一製作了衣、帽,並要求統一剪短發。這樣又一個可能出現2%廢品的原因被消滅在萌芽中。終於,100%——這個被日本人認為“不可能”的合格率,魏小娥做到了。

半年後,日本模具專家宮川先生來華,見到已是衛浴分廠廠長的魏小娥。麵對一塵不染的生產現場、操作熟練的員工和100%合格的產品,他驚呆了:“有幾個問題曾使我絞盡腦汁地想辦法解決,卻最終沒有成功。日本衛浴產品的現場髒亂不堪,你們是怎樣做到現場清潔的?對我們來說,2%的廢品率、5%的不良品率天經地義,你們又是怎樣達到我們連想也不敢想的100%的合格率的呢?”

“這是我的本職工作啊。”魏小娥回答。

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艱難的努力和不懈的奮鬥。這種努力往往隻需要我們能做好本職工作就夠了。要想完成任何公司交付的任務,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都必須以做好本職工作為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才能全力以赴完成工作,但是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職場成功便無從談起。

格蕾絲·莫裏·赫柏便是一例。

赫柏的工作,令電腦編程工作為之改觀。電腦程序代碼以前隻能用數字或者二進製碼來編寫,這使得寫碼和改錯非常困難、枯燥。赫柏開始懷疑為什麼代碼必須是數字,並提出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案。雖然大家都覺得她瘋了,認為肯定行不通,但她還是堅持著。最後,她發明了計算機編程語言COBOL,終於能把那些無數行的數字變成了英文單詞。這是個驚人的突破,讓赫柏成為獲得《計算機科學》年度獎的巾幗第一人。赫柏所做的事情並沒有誰來指派,也不是她崗位職責的一部分,但她就是做了,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她的努力不僅給社會、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收獲。她在工作中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也使自己成為這一領域不可替代的員工。

赫柏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她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的認真負責的態度,有對自己的本職工作負責的精神。這個世界上,隻有想不到的事情 ,沒有完不成的事情,關鍵在於你是否具有責任心,責任心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一項素質,我們取得成就的大小與承擔責任的多少是成正比的,責任心越強的人,就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與支持,而且任何時候,責任心對企業都不可或缺。一個具有責任心的員工,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各種困難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在條件不具備時他會創造條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將責任心根植於內心,讓它成為我們腦海中一種強烈的意識,在日常行為和工作中,這種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卓越。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瑪麗·弗洛特說:“責任創造卓越,責任是人類能力的偉大開發者。”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負責任的最佳表現之一,這種責任,就是吹動船帆的風,沒有責任,船就不能行駛;責任是工作的動力,沒有動力,工作就難以有起色。如同靈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藝術,責任能夠創造不凡的業績。如果缺乏責任,疲遝懶散,很可能一事無成。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雖然感到很辛苦,但是隻要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那麼我們就一定會有所收獲。特別是一個人能夠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有好的環境和條件,做一點具體的事情,同時自己也相應的得到提高,也許這就不是辛苦而是幸運了。再說,如果大家都能同心同德、盡心盡力,把工作開展得有板有眼、有聲有色,讓人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從這一角度看,也許又不僅僅是幸運,而是一種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