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現代造紙毛毯的發展趨勢
造紙毛毯已完成了曆史性的3大跨越,新產品、新技術不斷出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底網造紙毛毯
底網造紙毛毯的發展,使單絲和複絲紗線進入了應用,經過選擇適當的紗線製成新的工程織物,以縱向和橫向交叉編織成底網,可采用不同的編織方法,製成單層、雙層、三層或疊層底網造紙毛毯,針刺形式和底網結構的選擇,取決於毛毯使用的位置。
2.平麵型壓榨毛毯
對於某些紙張,多層底網造紙毛毯底網經緯線交叉點,在壓區中受到高壓作用,在紙麵上有時會形成很明顯的“絞結”毯痕。為解決這個問題,最近研製出一種“平麵”型壓榨毛毯,這種壓榨毛毯是經線和緯線的井格彼此垂直放置,而沒有交織現象。
這種毛毯的基布不是常規的機織物,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無肘結點的不織基布(底網),基布(底網)層分為一層、二層或更多層結構,層與層之間完全獨立、沒有屈曲交錯的紗線層。有的隻有經向紗線而無緯向紗線,平麵型底網毛毯的紗線是采用多根不同線徑的PA單絲加撚或不加撚作為底網層的經線,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有使用類似簾子線的很細的紗線作為經線。另一種形式是采用可溶性纖維作為緯線織造成基布,在毛毯製作過程中緯線被溶解掉。采用這兩種方式生產出的毛毯,可以明顯提高毛毯的脫水功能,得到最合適的抗壓實性和尺寸穩定性,而且不易堵塞,改進了微觀壓榨的均勻性。由於基布結構中沒有紗線上下沉浮交錯,可大大減少紙屑或塵雜被紗線組織結點截獲滯留,從而減少紙頁的斑痕,並可改善毛毯的耐磨性,易於清潔、提高了脫水效果,表麵也平整光滑,但毛毯的穩定性受到一定的影響。
3.縫合型壓榨毛毯
新型壓榨毛毯都是比較厚重的,也比較挺硬,很難在狹窄的機架空隙之間上機安裝。縫合型壓榨毛毯是一個開放型的有端毛毯,在接頭處,彎成圓環的縱向單絲咬合在一起,並用適當的單絲聯結銷將其縫合,便於安裝。特別適合於硫酸鹽漿板機上大輥徑壓輥或寬壓區的靴形壓榨(。
4.多層疊壓型壓榨毛毯
多層疊壓型壓榨毛毯是通過將多層底網和平麵型底網有關技術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種單一工程織物。這是一種較為新穎的結構,采用了層壓複合非織造布新技術。在造紙毛毯中采用一層、二層或是三層機織物。其特點是織物基布的承壓均勻度較好,纖維網與基布的比值較小,便於開敞式運作和進行清潔工作,適應於高速紙機,而且在壓榨時間短的情況下能改進紙頁與造紙毛毯的良好接觸狀態。它在延長毛毯使用壽命的同時,還優化了所需的技術參數,提高了使用性能。在這種多層織物中,可選擇多種紗線和編織方法。
5.無基布造紙毛毯
這類毛毯的結構不用基布,隻用針刺纖維網,因為不存在基布的紗線,可減少斑紋,可使壓區的壓榨壓力分布均勻。這種毛毯適合於真空壓榨、溝紋壓榨和伸縮套筒壓榨,主要用於生產高檔紙和紙板,可獲得表麵平整光滑的紙張。
6.毛網
原先,底網造紙毛毯纖維層的各層都是采用同樣長度和直徑的纖維,新型底網造紙毛毯纖維層可采用不同長度和直徑的纖維分層鋪設,通常最粗纖維的毛網放在纖維層的下層,而最細的纖維則放在貼紙頁一麵。也有采用不定長短纖雜亂鋪設的方式。需要抗熱的特定用途的毛毯,則在上麵鋪一層抗熱纖維。其他特種用途纖維,如易熔性纖維,則用於改善毛毯的結合性能。
7.化學處理
化學處理是造紙毛毯的一種後處理技術,主要是在某些特定用途(諸如生產薄型紙和其他高速低定量紙種)時,起到一種增強作用。它們可借助化學方法將纖維分子連接在一起,以改善其壓縮性,或給毛毯提供一層抗磨損和抗掉毛的塗料。有些化學處理還可同時提供一項以上的優化性能,諸如改進毛毯的脫水和抗堵塞性能等。
8.螺旋插接底網造紙毛毯
傳統技術生產的底網造紙毛毯,其底網接頭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無端環形結構;一種是直線插接。隨著紙機幅寬不斷增加,在生產與其配套的造紙毛毯時,需要更寬幅的織機織造底網,寬幅織機無論是投資成本、還是技術含量、操作水準都非常高,那麼采用窄幅織機織出底網,然後采用螺旋插接技術插成需要的任意寬度的底網,顯然結束了窄幅織機不能提供寬幅造紙毛毯底網的曆史。對螺旋插接的均勻平整性能、插接效率等方麵的研究,還需要造紙毛毯廠的工程技術人員繼續努力,目前國內造紙毛毯企業還沒有開發出此類產品。